最近刷了幾集愛奇藝自制的中國新青年創造力觀察節目《我和我的祖國》,這檔節目形式很有創意,使用了時下流行的“觀察類”節目的外殼,嘉賓也是明星,但嘉賓觀察和討論的“對象”并非真人秀,而是愛奇藝向廣大青年群體征集并精選的創意視頻。節目算是一種談話+評論+優秀視頻展播的綜合,彈幕認可度很高。個人覺得,這檔主旋律節目之所以好看,并不是短視頻的勝利,而與節目創意、主持人的語言和現場把控力、嘉賓選擇的貼合度、節目氣氛輕松愉悅分不開。最重要的,還是“媒介”整體理念的變化。
這檔節目精選的創意短視頻質量當然是上乘的,但是,如果只將這些作品作為觀賞的客體,通過媒體展播,或給予頒獎的形式,無疑是傳統而生硬的。“征集作品”本身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欠缺、同質化題材多,都會影響作品的傳播程度,也就是說,這些作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內容”。
這檔節目的主創肯定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干脆反其道而行之,把原本的節目“主體”(短視頻)變成“客體”(觀察對象),而原本的“客體”(觀眾)則變身為“主體”(觀察者)。觀眾不僅僅是通過彈幕,觀察室里的嘉賓是觀眾代表,代表觀眾發出聲音、陷入回憶,作出評價。在節目中,現場播放的視頻只是素材,觀察室里的嘉賓才是真正的媒介。
短視頻是“引線”,觀察室的嘉賓是“通道”。嘉賓并不只起到引導、介紹、評價的功能,在“觀察室”空間中,他們是富有主體性的個體,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們對“短視頻”進行觀賞、接受、解讀、理解和思考并付諸參與、回憶和講述,甚至補充更多的個人記憶,有效激活并強化了短視頻所要呈現的信息的文化意涵。通過這個過程,節目實現了將嘉賓微觀的個體記憶與宏大的70年集體記憶自然連接,從而實現了對于集體記憶的互動、消化與接受,也即“認同”。節目中,嘉賓是一種作為認同的媒介,他們把短視頻內容主動“轉譯”,傳遞給年青一代。這是這檔節目最特別的地方,主持人陳銘和中年嘉賓喻恩泰基本固定,其他年輕嘉賓則每期更換,形成多樣性。年青一代觀眾通過對嘉賓(媒介)的認同,實現了對短視頻內容和主題的認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接受,真正激起了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