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
今年國慶有個主題,是“我和我的祖國”,這與以往的慶祝主題略有不同,是兩個主體,“我”也是主角了。由此觀照今年國慶檔幾部影片,都強化了“我”的存在。
這個“我”,就是老百姓,是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普通人成為主角,就是今年國慶檔影片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無論是《我和我的祖國》中的每個故事的主角(工人、戰士、出租車司機),還是《中國機長》中的機組成員、空乘人員,抑或是《攀登者》中的登山運動員,甚至連《決勝時刻》中,改天換地的決勝時刻,也把大量筆墨給了警衛員、播音員這些小人物?傮w而言,這幾部影片都很接地氣,都注重情感表達。
具體來說,《中國機長》距離我們時間最近,真實故事僅僅發生在一年前,人物都有原型。平心而論,虛構的空間不大,創作者重點放在了情節的設置、氣氛的營造方面,是一部標準的災難片。當然,這是一部避免了災難的災難片。影片突出了川航優異的服務意識,帶來的問題是反襯出乘客的自私散漫,這方面,同舟共濟的力量就弱了,最后乘客的反轉也很微弱,這是一個遺憾。機長的冷靜果斷表現得很充分,但人物的驅動力更多來自職業性,其個人的所思所想我們無從知曉,空乘們的個性塑造也流于表面,個人背后的故事不夠,包括袁泉這樣優秀的演員,缺乏更大的表演空間。
《攀登者》營造了非常有磁力的戲劇場,人物個性突出。登珠峰這件事,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有的是要證明自己,有的要告慰家人,有的要救贖,有的要挑戰,都是從個人出發,匯聚到一個群體的行動中來。影片的時代背景最特殊,涉及三年困難時期,中印的邊境沖突,中蘇決裂,跨越“文革”,我們理解創作者的難度,最后選擇把這些因素都推到背景,就集中寫人的命運,這帶來的優點是影片中濃郁的人文主義色彩,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就是個人命運與時代與社會與歷史的關系沒有被展現出來,也就失去了這個題材理應具備的廣度和深度。
情感戲流于常情,甚至顯得累贅,情話略尬,有些情感段落喧賓奪主,這種水準的感情戲,觀眾也未必買單。從大的方面來說,試圖用更多的個人敘述取代家國敘事,顯然效果是打了折扣的。平心而論,《攀登者》的視覺效果和緊張程度是國慶檔中最好的,但需要總結的地方也非常多。
《決勝時刻》在藝術上非常成熟,感染力非常強。影片將大歷史和小人物結合得最精妙,節奏張弛有度,情感真摯,把一部原本應該金戈鐵馬的影片拍得充滿了溫情。任弼時拉小提琴的段落是華彩樂章,小戰士田二橋護旗犧牲則令人肝腸寸斷,創作者給大人物寫小情緒,給小人物以大情懷,真是有匠心。
重大題材無法回避的內容如何表現,重大會議重大決策重大歷史文獻總讓觀眾犯困怎么辦,此片通過女播音員的故事把這些歷史內容有機地串起來,既是歷史的內容,也是個人的故事。這給我們的主旋律電影開拓了思路,找到了辦法,是一個突破,類似的地方很多。但正如黃建新導演所言,此類影片我們拍得過多,題材過度開掘,難免良莠不齊,對于觀眾來說,吸引力在逐步衰減,使得這部相比以前更優秀的主旋律影片,在市場上未必有更好的成績,這也是值得總結的。我的建議是,此類重大題材,應該少而精,不要亂采濫挖,拍一部是一部,集中優勢資源,精心準備,要么不拍要拍就拍好。
《我和我的祖國》的成功有點小小的出乎意料,七位導演七個故事,很容易搞成堂會式電影,表面熱鬧,演完了一哄而散。這一次的創作出奇地認真,還特別走心。七個故事個個好,都有閃光點。我個人尤其喜歡《前夜》和《白晝流星》,《前夜》真的生動,人物都帶著風來的,不管多小的人物,都驕傲,都有風范,就是新中國萬物蓬勃的勁兒,透著神氣。《白晝流星》是真寫意,落日余暉和少年不羈的心渾然天成。把扶貧和航天放在一起寫,神了。這樣一來,整個片子也有了意蘊,不光寫了真,也寫了夢。這部影片可以留給時間,電影史要有它的位置。
總的來說,今年國慶檔的影片,都具備相當的品質,是優秀國產片的代表,都有明顯的亮點,打破國慶檔的票房紀錄一點也不意外。很多觀眾跟我一樣,會選擇把每部片子都看一遍,比較一番,全民參與也是今年國慶觀影一個別致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