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7.4%
■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增52.2%
■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
本報訊(記者 董禹含)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在國新辦昨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領域進展成就。
2013至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高于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4%的平均增長水平,平均每年增量44413億元(按2015年不變價計算)。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增速連續8個季度穩定在6.7%至6.9%的區間。
“經濟增長從過去曾經的高速增長到目前的中高速增長。我國11.2萬億美元這么大的一個經濟體,仍然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這是新常態下特征的一個重要方面!睂幖獑幢硎荆衲曛袊洕鷮崿F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沒有任何問題,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全年可能還會有更好一點的結果。
新常態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結構優化。據介紹,從投資和消費的比例關系上看,消費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3至2016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55%,高于資本形成貢獻率8.5個百分點,內需是經濟發展主要支撐力。
經濟的發展成果惠及全民,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加7311元,年均實際增長7.4%。同時,消費升級步伐加快。2016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1%,比2012年下降2.9個百分點,接近聯合國劃分的20%至30%的富足標準;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分別比2012年提高2.0、0.7和1.3個百分點。
在產業結構方面,農業基礎得到加強的同時,工業水平上升,服務業成為最大的產業,占國民經濟半壁江山。2016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1.6%,比2012年提高6.3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1%。
寧吉喆還表示,新常態的特征之一是動能轉化,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帶來的新動能正加快成長。據測算,2015年,反映“三新”的經濟增加值相當于全國GDP的14.8%。
2016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5677億元,比2012年增長52.2%,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1%,比2012年提高0.2個百分點。2014至2016年,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超過4400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1362萬戶,年均增長30%,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蔚然成風。此外,在新動能快速成長壯大的同時,傳統產業改造步伐加快。2015至2016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年均增長28.6%,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18.1個百分點。共享經濟、分享經濟、網上零售成為中國經濟活力的表現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