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印度政府10月24日推出高達9萬億盧比(約合1400億美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這成為3年來印度采取的最大經濟刺激舉措。據介紹,該計劃將可能改善銀行信貸流量,減輕呆壞賬,增加公共投資,然而也或加大政府財政赤字。輿論認為,該刺激計劃令人不安,對印度國有銀行的影響及其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并不如所預料的那樣積極。
資本注入總規模超過去10年總和
根據印度財政部公布的信息,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包括將向國有銀行注資2.11萬億盧比(1美元約合64.81印度盧比),目的是為了銀行業重新擴張,解決壞賬問題。計劃注入的資金中包括政府擬發行的價值1.35萬億盧比的債券,另外還將提供7600億盧比預算支持,并敦促國有銀行從市場上借貸。財政部長賈特利表示,這次注資主要來自自籌資金,并在適當的時候發行政府債券融資。
“我們相信,在借款能力得到加強后,銀行會給私營部門帶來急需的大規模刺激!辟Z特利表示,這可以幫助銀行改善財務狀況,擴大借貸規模,特別是針對私營部門的借貸。印度德里大學的拉爾對本報記者表示,注資的最終目的是推動信貸增長和促進就業,這是印度銀行業獲得的史上最大資本注入,總規模超過了過去10年的總和。
重振經濟的另一項關鍵措施是,未來5年內斥資6.92萬億盧比,用于道路和橋梁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財政部秘書拉瓦薩表示,“巴拉特·馬拉”道路發展計劃已經完成34800公里道路的建設,未來5年將擴建沿海公路,以及一些偏遠地區公路和高速公路。賈特利說,道路等基礎設施將為私人投資提供巨大機會。
《印度斯坦時報》25日報道稱,9萬億盧比可以幫助銀行改善信貸流量,減輕呆壞賬,增加公共投資。經濟事務秘書蘇巴什·錢德拉·加格說:“我們的宏觀經濟基本面仍很穩健。通脹和經常賬戶赤字下降,同時外匯儲備達史上最高水平,超過4000億美元。”盡管政府開支會因修建基礎設施和給銀行注資而擴大,但政府仍有把握不讓本財年的財政赤字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突破3.2%的目標值。另外,經濟有望從下季度開始加速增長。
不良貸款大幅上升影響經濟增長
這次印度政府出臺有史以來最大的刺激政策,其原因是印度2017—2018財年第一季度(4—6月)經濟增速下滑到5.7%,為3年來最低,曾一度被捧為全球亮點的印度經濟如今正處于困境。拉爾認為印度經濟下滑的根本原因是總理莫迪廢鈔沖擊和過快推出商品與服務稅使然。面對國家經濟增長乏力招致的越來越強烈的批評之聲,莫迪出此舉措,希望以此促進信貸增長和提振私人投資。
印度國際經濟關系研究理事會研究員沙蒂娜對本報記者表示,更深層次原因是目前各邦選舉和2019年大選,莫迪政府急需展示政績,給選民希望,贏得選舉。
沙蒂娜表示,類似注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刺激過去一直都有,這次規模如此之大,是因為過去一段時間累積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在過去10年中,印度國有銀行業向鋼鐵以及基建等領域的貸款激增,與此同時,壞賬規模也大幅上升。截至今年6月底,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總額在總資產中的占比,高達13.7%。不良貸款的大幅增長不僅對銀行自身放貸能力構成嚴重制約,也影響著印度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放緩又會導致負債方償債能力下滑,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此前不少分析師預計,銀行體系要修復資產負債表以及滿足巴塞爾協議Ⅲ,需要得到400億—650億美元的資本注入。
印度儲備銀行行長帕特爾表示,銀行注資是保證國家經濟未來的重大舉措,將促使所有22家國有銀行的資本轉好。目前22家銀行中有8家不良資產超過15%,14家超過12%。
社會貧富差距或將進一步拉大
印度政府此舉贏得國際投行與評級機構點贊。高盛在25日發布的研報中評論稱,這有利于印度經濟,未來一年對增長的貢獻最高可達5個百分點。在惠譽和穆迪看來,印度此舉將大幅增強印度銀行業的風險緩沖,有利于金融體系穩定。
然而,錢從哪來將是個大問題。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夏馬爾在新德里電視臺網站26日發文指出,這些錢從哪來?7600億盧比預算支持,意味著從政府兜里掏,而2.11萬億盧比大部分來自特殊債券,說白了就是政府給銀行提供的“白條”,類似做法前幾屆政府都嘗試過,這是不花錢的注資。他還指出,“巴拉特·馬拉”道路發展計劃基本上是國家高速公路發展計劃的更新版,計劃實施20多年了,現在也沒有太大改變。
該計劃有可能擴大財政赤字。印度商業資訊機構安永首席政策顧問斯里瓦斯塔瓦表示,“關鍵因素是今年開支有多少!痹谡_支減少、稅收低迷、經濟增長乏力情況下,這可能會擴大財政赤字,超過政府規定3.2%的目標。已經有跡象表明,政府除了擴大開支外沒有其他辦法擺脫困境。
還有可能導致劫貧濟富。新德里的阿育王大學副校長米塔26日在《印度快報》發表文章稱,這次銀行注資計劃反映的是印度政府在改變國家—資本關系上失敗了,在促進私人投資方面政府沒有了“藥方”。文章認為,這次注資會有一些技術優勢,但能否達到目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印度社會權力偏向于大資本而不是小企業或普通投資者。政府要做的是管制大資本,從結構上改變印度國家與資本關系。大規模經濟刺激的最終獲利者是大資本所有者,掠奪的恰恰是貧困者,導致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印度《經濟時報》26日報道也認為,印度困難銀行需要的不僅僅是救助。報道稱,印度長期以來一直面臨緩慢的銀行危機,特別是國有控股銀行信貸比率差不多是私營銀行的兩倍,面臨沉重負擔的銀行當然不希望借貸。不顧現實問題,刺激計劃再次注資從長期來看效果很小,且是可笑的。坦率地說,該刺激計劃令人不安,對印度國有銀行的影響及其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并不如所預料的那樣積極。
(本報新德里10月2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