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務部報告顯示,購物中心和便利店保持健康發展態勢——零售業轉型需“內外兼修”
來自商務部的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我國購物中心和便利店均保持了穩定健康發展態勢。不過,業內專家認為,在技術、資本和消費需求的推動下,實體零售轉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需要零售企業不斷夯實基儲練好內功,才能順利轉型——
日前,商務部發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購物中心發展指數報告》與《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顯示,整體而言,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購物中心與便利店市場保持穩定健康發展勢頭。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運用,在給消費者帶來全新消費體驗的同時,也為購物中心、便利店等實體商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此,專家表示,實體零售轉型已是必然,在企業練好內功、資本成為助推力量的同時,未來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需要更加完善的政府配套政策來支持。
處于健康發展狀態
《中國購物中心發展指數報告》指出,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購物中心發展指數為66.1,同比上升1.3,環比下降1.4,高出榮枯線16.1,購物中心市場仍處于健康發展狀態。企業對下半年保持信心和樂觀的預期。
“結合去年全年的數據看,租賃活躍度是一項關鍵指標,反映出供給側的表現還是不錯的,說明市場對購物中心的租賃需求進一步加大,實體零售品牌仍在尋址拓店!敝袊B鎖經營協會副會長武瑞玲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同時全渠道零售催生的新業態和新品牌如生鮮電商超市、互聯網健身房等也在尋求購物中心內的商鋪,購物中心也是他們主要的實體渠道。
武瑞玲表示,消費者對好場景服務的體驗需求較為強烈,因此娛樂休閑文化、兒童教育等業態表現比較活躍。以復合型書店為例,一些書店+咖啡店式的復合型店鋪在購物中心不斷涌現,呈現“量價齊升”現象。也就是說,租金保持上漲的同時需求也比較旺盛,甚至是呈現了一鋪難求的現象。
從不同物業類型來看,奧特萊斯型物業繼續走俏,百聯、首創、王府井、砂之船等國內外經驗成熟的運營商繼續領銜奧特萊斯市常地區型購物中心租賃活躍度下降,其輻射力不及都市型購物中心覆蓋全市甚至全國的窗口效應。
《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便利店行業總體景氣指數為70.25,高于榮枯線20.25,便利店市場仍處于健康發展區間。
“整體來看便利店發展還是不錯的,百強便利店企業2017年銷售增長率達16.9%,門店數量增長18.1%,成為實體零售企業中增長最快的業態,門店數和銷售額都是兩位數的增長。”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便利店委員會總干事王洪濤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作為最接近消費者的一種零售業態,“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等新概念的不斷提出促使中國便利店行業迅速作出反應,在技術創新、運營模式方面不斷調整,從而保證了便利店年度整體市場規模保持穩定而快速增長。
機遇與挑戰并存
報告認為,我國購物中心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經濟平穩、收入增長、消費升級為零售業發展奠定了基礎,新業態、新模式、新主體的涌現又為市場持續注入新的活力,購物中心業主逐步累積經營經驗并優化運營管理。但另一方面,快速的變革與發展也帶來了短期內增量加劇、供需失衡等問題,購物中心市場階段性供應過剩的問題猶存。
截至2017年底,全國大中型購物中心項目總數逾4500家。17個主要城市的優質商場平均出租率接近93%,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盡管整體市場出租率較好,但城市內不同商圈之間、商圈內不同項目之間出租情況和租金表現差異化程度進一步加大!蔽淙鹆嵴f,沈陽、天津、無錫、重慶等城市部分商圈平均空置率超過20%,另有少量城市的現有項目出現七成以上空置面積,階段性供應過剩風險不容忽視。
空置率較高直接影響了購物中心的租金收益。究其原因,購物中心項目的位置仍然是影響零售物業租賃的重要指標。同時,營運經驗越來越多地作用于項目的租金表現。在2017年17個主要城市內租金同比下滑的購物中心中,有64%的項目位于成熟度欠佳的非核心商圈,有三分之二的項目由非專業和缺乏經驗的開發商營運和管理。與此相反,2017年主要上市購物中心營運商可比項目平均租金增幅約為15.4%,較2016年提高4.7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零售業的參與主體在數量上、類型上不斷擴容,風險資本成為新生力量,持續推進線上向線下融合和拓展。統計顯示,2017年285起零售娛樂領域風投案例中,有86筆資金將全部或部分用于鋪設線下門店。
“拿到錢不是目的,如何更好地發展、夯實基礎,這非常關鍵。”王洪濤認為,目前便利店行業還是面臨著挑戰,特別是本土便利店企業,雖說增長夠快,但在運營、商品、信息化、供應鏈等方面與外資企業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同時,店租及人力成本持續攀高,人才流失等問題也是便利店行業面臨的挑戰!吧a要素呈持續高企始終是影響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潛在威脅,這對便利店行業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蓖鹾闈f,需要便利店行業不斷創新,通過新技術運用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以消化不斷上升的運營成本。
便利店作為零售業態之一,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但從去年全年來看,從業人數指數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降,體現出便利店行業管理者對未來行業發展中人才流失與引進的擔憂。未來,便利店行業管理者不僅要從人才引進方面加大力度,而且還需要通過內部培訓積極地培養行業專業人才,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練好內功是關鍵
據贏商網監測,2017年超市閉店數量明顯增長,沃爾瑪、家樂福、永旺等7個超市品牌共關閉45家門店,同比上漲28.57%。
“實體零售轉型已是必然!敝袊嗣翊髮W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向東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電商帶來的沖擊,一些過去發展很好的零售業態遇到挑戰是顯而易見的。不同形式的零售商都在嘗試著突破轉型,但也要辯證地看待,有些是企業按照市場變化正常的自發調整行為,有些是因為租賃合同到期,續簽租金承擔不起。當然,還有一些確實是受到了電商的沖擊,經營遇到了困難。“其實各個業態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有市場競爭就有優勝劣汰。在看到閉店的同時,還要看到新開店的數據,這樣比較才更加客觀!眲⑾驏|說。
從去年開始,“智慧零售”等新概念成為討論的熱點,而無人便利店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繼而各路資本開始關注和投入無人便利店的開發。
“盡管資本運營思路、技術選擇和商業計劃各有不同,但總體方向都是期望將傳統線下便利店全面升級為無需人工值守的門店,以降低人工成本。這種新的技術應用與運營思路對于便利店行業的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蓖鹾闈f。
在劉向東看來,“智慧零售”的概念,是指通過互聯網的支持,用數字化的工具、基于數字化的決策來改變行業,這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C端,即與消費者建立起鏈接,在渠道上實現融合,以方便消費者的選擇,可以說這在前幾年已經實現;第二階段是B端,即通過數字化轉型來提升企業內部運營、提高效率及完善供應鏈等,這個階段可以說去年才剛剛開始,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做這方面的嘗試,但因其更考驗企業的內功,相應技術支撐和人才缺乏,也沒有較為成功的案例可以效仿,所以還處于起步階段。(記者 馮其予 姚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