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對銀行資管和理財業務的沖擊正在逐步顯現。根據最近發布的A股上市銀行2018年中報數據,上半年多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和理財業務產生的中間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業內人士表示,在資管新規約束下,當期理財收入下降是一個正常現象,隨著調整的逐步到位,相關資產管理的收入會逐步提升。而多家銀行中報也提及,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及成立資管子公司將成為其下一步資管業務的轉型方向。
理財余額和相關收入普降
在26家A股上市銀行中,16家在中報中公布了其理財業務相關數據。盡管各家銀行對理財余額統計口徑不盡相同,但與2017年末相比,多家銀行理財業務相關數據呈現下降的趨勢,其中股份制銀行表現尤為突出。
7家披露理財數據的股份制銀行中,5家理財余額出現下降。平安銀行保本理財產品余額較上年末降27.9%,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較上年末降幅3.4%;招商銀行理財產品余額1.80萬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00%;光大銀行理財產品余額降至0.97萬億元,較去年末下降12.30%;興業銀行理財產品余額1.62萬億元,較上年末減少1.99%;浦發銀行理財產品總規模由上年末的1.53萬億降至1.39萬億,降幅9.6%。
五大行中,工行理財產品余額大幅增長,達3.37萬億元,比2017年末增加了11.91%,規模為行業第一。建行理財余額1.95萬億元,比上年末減少1366.30億元,降幅6.55%。中行理財產品余額1.06萬億元,較上年末的1.16萬億減少近千億元,降幅為8.03%。農行中報并未公布理財產品余額整體數據,但提及“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25.45億元,下降17.2%,主要是由于代客理財業務收入減少”。交行也未公布理財余額等相關數據,但中報同樣透露,“該行管理類手續費收入同比減少人民幣7.25億元,降幅10.02%,主要由于代理理財投資管理業務量的減少”。業內人士分析,在資管新規下,上述收入的下滑并不難理解。若從資產端來看,相對于投資非標資產而言,投資標準資產的利差較窄,按照資管新規要求,非標規模受限,收入自然會下降。
銀行積極推動產品凈值化轉型
相較4月出臺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7月20日頒布的《關于進一步明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給行業提供了一些調整空間,但業內人士表示,銀行資管業務仍面臨較大挑戰。
對于資管新規下理財業務的轉型,多家上市銀行在半年報中明確表態,過渡期內要有序壓降不合規的理財產品規模,加快產品凈值化轉型等。興業銀行上半年凈值型產品規模為3367.66億元,占比超過30%。其中報顯示,為適應凈值型轉型,興業已著手投研、風控、運營三大體系的全面再造。中信銀行中報強調“全力推動產品凈值化轉型”,上半年凈值型個人理財產品規模同比增長超200%。另外,民生銀行中報稱,其加大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向凈值型理財產品轉型力度,其個人客戶凈值型理財產品銷量接近上年全年的26倍。北京銀行中報也稱,在資管新規出臺兩月內,凈值型理財占比提升3.3個百分點,上半年基金銷售量同比增幅達110%,且該行理財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產余額符合原銀監會8號文要求。
不過,投資者對凈值型產品的接受需要一定時間。農行副行長張克秋坦言,由于客戶習慣接受了保本理財產品的風險偏好和收益率水平,凈值化轉型之后,產品在市場上競爭力優勢降低,客戶接受程度具有不確定性。
資管子公司和境外平臺布局提速
除產品向凈值化轉型外,政策導向下“銀行系”資管子公司的設立也正如火如荼進行。8月29日,興業銀行和浦發銀行相繼發布公告稱,將全資發起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至此,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11家銀行宣布擬設立資管子公司,此外,還有數家銀行此前透露正在籌備或設計資管子公司設立方案。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銀行系”資管子公司成立是為了貫徹資管新規的要求,把資產管理業務和銀行傳統的信貸業務相隔離,同時也將風險隔離。這一方面有利于資管產品未來依照本源來運作,打破剛性兌付,防止資管業務和銀行傳統的信貸業務出現風險交叉傳遞。另一方面,資管子公司在人財物上都能夠實現獨立,吸引更多專業性人才把業務做得更加專業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多維度加快資管業務轉型的同時,多位銀行高管也提到將積極拓展境外資管業務。工行董事長易會滿指出,工行將以香港工銀資管全球為平臺,來對全球進行輻射,提升資管業務的國際化水平。中國銀行行長劉連舸同樣在發言中提到積極順應資管新規出臺后市場格局的變化,調整業務模式,提高投研能力,加強銷售能力建設,擴大海外資管規模。
建行副行長張立林表示,理財收入出現階段性下降是正,F象,整個資管新規所體現的導向,是朝著更有序、更健康的方向發展。“資管新規對整個資管行業提出的要求是方向性的。當前只是暫時性的業績調整,并體現在收入調整上,但對于整個理財或是資管業務的發展來講,銀行業并沒有表現出一種衰退的趨勢。隨著調整逐步到位,銀行理財收入會逐步提升。”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