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銀行業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加快核銷不良資產——
銀行資產質量持續改善
截至今年6月末,五大行的不良貸款均較2017年末下降,部分股份行出現了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雙降”,同時,多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有所上升,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銀行業還從優化信貸結構、優化管理流程、借力科技治貸三方面加大了信貸管理力度,防止“病從口入”
作為實體經濟運行的“晴雨表”,我國銀行業的資產質量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核心議題。上市銀行陸續發布的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變,部分銀行不良貸款率較2017年末出現下降。
同時,多家銀行上半年均用“真金白銀”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并通過多種途徑來強化風險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能,以保證資產質量潔凈。
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從已發布的中報看,上市銀行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截至今年6月末,五大行的不良貸款均較2017年末下降,部分股份行出現了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雙降”。同時,多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有所上升,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
多家銀行負責人認為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變,并對未來的資產質量預期表示出信心和底氣。
中報顯示,五大行不良貸款率均出現下降,不良貸款余額雖有升有降但保持穩定。具體來看,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4%、1.62%、1.43%、1.48%、1.49%,分別較2017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0.19個百分點、0.02個百分點、0.01個百分點、0.01個百分點。
從不良貸款余額看,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不良貸款余額2299.7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89.88億元;農行不良貸款余額1858.95億元,較上年末減少81.37億元;中行不良貸款余額1633.0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8.35億元;建行不良貸款余額1987.5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4.63億元;交行不良貸款余額715.1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0.06億元。
從分布領域看,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部分輕工、裝備制造和化工等中低端制造業領域受市場有效需求放緩、行業內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因資金鏈斷裂出現貸款違約,不良貸款有所增加。
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也保持基本穩定。其中,招商銀行不良貸款出現“雙降”。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553.82億元,比上年末減少20.11億元,不良貸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
除了上述兩個指標,“撥備覆蓋率”也是分析銀行資產質量的重要因素,反映出銀行的風險抵補能力。若一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是150%,則意味著這家銀行已為1元的不良貸款準備出1.5元作為沖抵。
已披露的中報顯示,多家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較去年末有所上升。其中,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分別為173.21%、248.40%、164.79%、193.16%、170.98%,分別較去年末上升19.14個百分點、40.03個百分點、5.16個百分點、22.08個百分點、16.25個百分點。
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
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的背后,是各行上半年均加大了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手段之一便是用利潤中的“真金白銀”來核銷不良資產。同時,現金清收、重整重組、批量轉讓、不良資產證券化等市場化處置手段也被廣泛運用。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表示,在過去的2015年至2017年3年時間里,該行把握住財務實力比較強、盈利狀況較好、撥備基礎不錯的有利條件,共支出2050億元處置了6000億元不良貸款。
“今年將投入1000億元作為呆賬準備金,處置2200億元不良貸款,即4年共處置不良貸款8200億元,這個數據在目前工行14萬億元的貸款余額中占比達6%。”易會滿說。
“我們對未來的資產質量預期有信心和底氣!币讜䴘M說,工行盈利能力穩定,同時還有4000億元撥備作為風險抵補,加之信貸結構優化,都有利于資產質量的改善。他表示,接下來將主動推進風險防控轉型與基礎管理升級,以過硬的措施抓好新“出血點”管控和存量風險管控,打造更加健康的機體。
“中行上半年大力清收不良資產,統一調配行內外清收資源,集中管理不良項目,提高處置效率,累計化解不良資產753億元,同比多化解18億元!痹撔惺紫L險官潘岳漢說。據介紹,中行多策并舉,拓寬了銀行卡及個人金融類不良貸款處置渠道,成功發行了銀行卡及個人金融類不良貸款資產支持證券。
“下一步,中行將努力整合行內外資源,持續推進不良化解工作向精細化轉變。同時,針對潛在風險,持續推進監控預警系統建設,開展多領域、多維度的風險排查,力爭實現潛在風險早發現、早預警和早化解。”潘岳漢說。
招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運用多種途徑化解風險資產,2018年上半年共處置不良貸款181.87億元。其中,常規核銷84.99億元,清收61.64億元,不良資產證券化15.23億元,通過重組、抵債、減免等其他方式處置20.01億元。
實際上,針對不良貸款風險,監管機構已多次強調“以豐補歉”和逆周期調節,即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貸款增速較高、凈利潤增長較快的年份多計提貸款減值損失準備,以保持穩定的風險抵補能力,防患于未然。
分析多家銀行的中報可發現,反映經營成長性的“撥備前利潤”指標均處于近年來的較高水平,這意味著,目前銀行有實力、潛力、空間來消化、處置不良資產。
提升風險管理效能
資產質量既取決于經濟環境,但更取決于銀行的管理水平、風險偏好。如何提升風險管理效能、防止“病從口入”?
從實踐看,今年上半年銀行業從三方面加大了信貸管理力度,即優化信貸結構、優化管理流程、借力科技治貸。
從優化信貸結構方面看,農行上半年突出對鋼鐵、煤炭、房地產等重點行業開展排查,做好風險預警和化解,同時強化重點客戶的風險監測工作,加強大額用信集團的貸后管理力度。
“在客戶選擇方面,工行不唯行業、不唯大孝不唯所有制,只唯優劣!币讜䴘M說,該行對于2013年以后的新增貸款,以新老劃斷的方式嚴控資產質量。目前,工行2013年以來新發放貸款已占貸款總額的71%,不良貸款率控制在0.88%。
“建行繼續鞏固個人住房和基礎設施領域優勢,加大普惠金融、綠色信貸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嚴格控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信貸投入!痹撔卸聲貢S志凌說。
從優化管理流程方面看,工行實施差異化、人格化授權,推行專家治貸、專業治貸;中行則加大了大戶集中度的管控,實行大戶信貸經營管理責任制,明確、強化各級機構管理者的經營管理責任。
從借力科技治貸方面看,多家銀行以科技為利器,運用大數據對準入、貸后、投后進行全流程跟蹤分析,智能化阻斷不良貸款的生成。
據介紹,目前建行已成立“風險計量中心”,將其作為全面風險監控的預警平臺;招行則實施IFRS9(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下的“預期損失模式撥備模型”,通過引入大數據和金融科技技術,提升其風險管理量化工具的實用性與精確性。(記者 郭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