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螃蟹市場出現了一種“紙螃蟹”:送禮人以高價購買蟹券,收禮人打折出手給黃牛,最后發券的經銷商再低價回購,螃蟹并未實際銷售,就吸了一波金。不過今年這樣的情況已較為罕見,據調查,目前不論是從網上還是經銷商手中買到的蟹券,其實際購買價往往比紙面價格低很多,打六折甚至一、二折都屢見不鮮。此前一度火爆的蟹券回收生意也鮮有黃牛問津。
所謂“紙螃蟹”,類同于“月餅券”,也就是消費者先買券,然后憑券兌換螃蟹。一般人可能想不通,想吃螃蟹到市場上去買就是,何必多此一舉先買券呢?想不通之處,正是問題所在。
關于“紙螃蟹”,市場一直有著各種傳說。比如,“紙螃蟹”的價格遠遠高于實際螃蟹。據估算,目前市面上面值為1288元的大閘蟹券,通常8只蟹,按照禮券面值來算,是批發價的20多倍。這可能有“個例性”,但也可以看到“紙螃蟹”的水有多深,而現在實際購買價只有面值的一、二折,或許才是其價值的真實體現。明知其水深,為何還會有不少人進來,這就涉及到特有的“送禮文化”了。
與“月餅券”的流行一樣,“紙螃蟹”的興起同樣源于送禮文化的作祟。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螃蟹與中秋送禮聯系到了一起,中秋送螃蟹被貼上了高檔、有面子的標簽。相對于拎著螃蟹送禮,“紙螃蟹”顯然方便,而且“紙螃蟹”還可以流通,收禮人可以變換成金錢,也可以轉送他人。在購禮送禮過程中,也存在各種揩油,有些螃蟹商直接打上廣告“買券送蘋果”。此前媒體曾經報道,有些單位動輒下單幾十萬上百萬,購買力也通向這里。
既然“紙螃蟹”因為送禮文化泛濫而來,那么送禮文化的興衰也必然影響“紙螃蟹”的冷熱。隨著八項規定實行,馳而不息糾正“四風”,送禮文化得到了明顯遏制。特別是近些年來“每逢佳節倍思清”,各級紀檢監察部門緊盯重要時間節點,明確提出“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從中秋節抓月餅這樣的小事抓起,而且“抓了中秋節抓國慶節,抓了國慶節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節,抓了春節抓清明節、抓端午節”。這已經從源頭上鏟除了土壤,傳遞了信號,形成了一種習慣、一種風氣。
還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月餅券也已經嚴重遇冷了。今年回收月餅券的黃牛和出售月餅券的市民都不多,黃牛更是直言月餅券遇冷,“買月餅券的人越來越少,送禮的人也少”。對于黃牛們來說,這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對于市場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曾經的天價商品慢慢降下了身段,不少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而一個回歸正常的市場,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是一個有希望有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市常
月餅券也好,“紙螃蟹”也罷,其遇冷都不是什么意外。“官風正則民風淳”。人們并不懷疑官風影響民風,真正關心的是,正官風需要多長時間,官風影響民風會有多長時間、產生多大效果。誠然,無論是官風正還是民風淳,都很難畢其功于一役,有時還存在反復和回潮,但“紙螃蟹”和月餅券的遇冷啟示我們,在作風建設上,只要真抓實干,就能產生效果;只要力度夠大,就能擴大效果;只要馳而不息,就能鞏固效果。官風和民風也是相互影響關系,官風影響了民風,民風反過來又會影響官風。
“紙螃蟹”遇冷是一件好事。目前,官風民風已經進入了向好通道,現在關鍵是建章立制,抓常、抓細、抓長,持續努力、久久為功。有付出就有回報,官風民風好轉也會推動市場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