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首批養老目標基金的推出,養老話題再次引起社會關注。事實上,在我國不斷完善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中,除了基本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外,作為“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已悄然突破萬億規模,在我國“多層次混合型”養老制度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局近日發布的《2018年二季度全國企業年金基金業務數據摘要》顯示,二季度全國企業年金積累基金已達13686億元,相比于一季度,二季度新增基金近426億元,上半年累計實現收益逾153億元。值得關注的是,雖然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調整,但仍然有超七成機構含權益類組合產品實現正收益。其中,海富通基金憑借單一計劃1.51%、集合計劃1.69%的含權益類組合加權平均收益率,在11家公募年金管理機構中名列第一。此外,易方達、南方、富國、博時、國泰等5家公募基金公司,兩項計劃的含權益類組合加權平均收益率也超過了0.5%。
研究人士指出,過去10年我國企業年金規模每年平均增長率約為24%,規模增加較快,但覆蓋面不足,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也有待提高。在基本養老金支付壓力日益增大的情況下,如何積極發揮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第二支柱”力量,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調整,不過,市場震蕩下行之際,企業年金投資仍然實現了正收益!2018年二季度全國企業年金基金業務數據摘要》顯示,上半年累計收益達153億元,其中第二季度企業年金收益逾52億元;從加權平均收益率來看,無論是上半年還是二季度,均實現了正向收益。
企業年金的投資組合類型,大致可分為固定收益類和含權益類。而21家企業年金的投資管理機構中,超七成機構含權益類組合產品實現正收益。這21家投資管理機構包括11家公募基金、8家險資和2家券商機構。
從資產配置比例來看,我國企業年金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2017年,美國401K計劃(即美國企業年金)權益類投資占總資產投資比重達60.1%,而我國企業年金中權益類資產占比僅10.6%,較為保守,相比監管規定的30%上限也有一定空間。
對此,申萬宏源建議,應進一步完善我國企業年金制度的稅收優惠體系,給予雇員更多自主投資的選擇,形成多元化組合。而國元證券則在研報中表示:“如何發揮第二、第三支柱的作用,有效拓寬養老金投資的多重渠道、提升收益率,成為當務之急!
為促進企業年金的健康發展,今年3月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接連發布了5份政策文件,包括規范企業年金基金管理運作流程、擴大企業年金基金投資范圍、開展企業年金基金股權和優先股投資試點等等。另一方面,面向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職業年金管理,也是動作頻頻。業內人士預計在7月份完成職業年金的托管人評選后,職業年金投資管理人的遴選或將很快開始,預估初始運作資金有望達到7000億元體量。(記者 王原 有之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