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行官網,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三季度例會于9月26日在北京召開,此會議被市場普遍解讀為央行貨幣政策風向標之一。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此次會議發布的內容和上季度相比在多個措辭方面做了修改。
人民幣匯率及市場預期總體穩定
會議認為,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平穩發展,經濟增長保持韌性,總供求基本平衡,增長動力加快轉換。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不斷上升,人民幣匯率及市場預期總體穩定,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增強。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成效,宏觀杠桿率趨于穩定,金融風險防控成效顯現,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為穩固。國內經濟金融領域的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但仍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突出矛盾,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更加錯綜復雜,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此次會議比上季度新增了“人民幣匯率及市場預期總體穩定”的措辭。此外還提及了,要“高度重視逆周期調節”,“在利率、匯率和國際收支等之間保持平衡”等說法。
華夏銀行總行研究員李虹含認為,引入“逆周期因子”有效緩解了市場的順周期行為,穩定了市場預期。未來若外匯市場情緒再出現明顯的順周期波動,人民幣匯率脫離經濟基本面,各報價行仍可能會根據形勢變化對“逆周期系數”進行動態調整,可以減少國際市場大幅波動對中間價的影響。總的來看,人民幣幣值將保持中長期的穩定,短期的波動仍然是市場行為。
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受關注
會議指出,要繼續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走勢和環境的新變化,高度重視逆周期調節,加強形勢預判和前瞻性預調微調。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按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形成經濟金融良性循環。主動有序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增強金融業發展活力和韌性。
記者留意到,本次會議新增了“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的措辭。
早先在9月18日,央行召開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座談會時提到,民營企業經營狀況總體良好,但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部分民營企業出現了經營不善、融資困難,對此問題應積極研究解決。
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央行多次公布了支持小微企業的措施,采取了諸如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范圍,將不低于AA級的小微、綠色和“三農”金融債等手段,加大了支持力度。
管好貨幣閘門 保持合理充裕
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把握好結構性去杠桿的力度和節奏,在利率、匯率和國際收支等之間保持平衡,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穩定市場預期,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延續了上季度會議“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的說法。
此外,會議在分析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時指出:“宏觀杠桿率趨于穩定”,而非此前二季度的“結構性去杠桿穩步推進”。 (記者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