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營企業,國稅總局出招了。
19日晚間,國稅總局發布了一則長達5000字的通知,從減稅降負、優化服務、精準幫扶、規范執法等方面提出了26條舉措,落實國家支持民營企業政策。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在稅收征管方面,稅務總局提出的新舉措對提升民營企業生產經營信心是有積極效果的,但在實質性減稅方面,還需要國務院、財政部等部門協調出臺新政策。
一個更直接的問題是,減稅肯定會影響財政收入,它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應該統一來看待。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制圖
稅要怎么降?
近期,關于減稅的呼聲很高。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指出,應該降低“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兩方面還有空間。原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建議,增值稅可以從16%降到12%,同時增加投資對企業所得稅抵扣的比例。
全國工商聯原主席黃孟復更是直言,減稅要減到政府“痛”才行。
稅要怎么減?
國稅總局提出了“兩個抓緊,一個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抓緊研究提出“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對小微企業和科技型初創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免除”的建議,配合有關部門抓緊對“個人所得稅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政策進行完善,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研究提出“降低社保費率”等建議。特別提到,社保以前年度欠費,一律不得自行組織開展集中清繳。
可以說,這是國稅總局對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的一次“重申”。
至于怎么減,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接受國是直通車記者采訪表示,這還需要國務院、財政部等協調出臺措施。他提到,我們現在處于變革的時代,處于稅制改革、稅制立法的時代,中國現在稅制一部分是法律,一部分是行政法規,要出臺一籃子減稅政策,一方面全國人大要修改法律,一方面國務院要修改行政法規。
比如,個人所得稅、車船稅、環保稅已經立法,減稅要全國人大修改法律,增值稅、消費稅還沒有上升為法律,減稅需要國務院制定或修改行政法規。
具體到細則,劉劍文認為,增值稅稅率16%還有下調空間,三擋并兩檔也有望落地。此外,企業所得稅、個稅邊際稅率也有調整空間。“中國個稅邊際稅率45%,世界上很少有國家這么高,我傾向于將邊際稅率降低到35%到40%之間!
至于一系列減稅措施何時能夠落地,劉劍文認為“應該在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后”。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指出,減稅是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但不能用減稅代替財稅體制改革,最核心的是建立一個現代國家的財稅制度,而不是僅僅稅收得多點少點的問題。
按照計劃,2020年前中國稅種將全部立法!拔磥,不僅要遵循稅收法定原則,還要解決良法善治這樣一個問題。”劉劍文說。
稅要怎么收?
在優化稅收服務方面,國稅總局出了實招。
通知提到,開展新一輪大調研大走訪活動,聽取民企意見統一出臺措施進行解決;精簡壓縮辦稅資料,2019年納稅人報送資料精簡25%以上;拓寬一次辦結事項,2018年底前實現50%以上涉稅事項一次辦結;壓縮辦稅時間,在上年基礎上2018年再壓縮10%以上。
不止這些,通知還提到,建立中小企業跨區域涉稅訴求受理和解決機制,依法為經營困難的民營企業辦理延期繳納稅款,堅決不收“過頭稅”,深化“銀稅互動”助力民企便利融資等。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溫來成接受國是直通車記者采訪指出,從稅收征管的角度講,簡化納稅流程,幫助企業節省時間、精力,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他評價,26條舉措非常全面,如果能夠有效實施,對減輕納稅人負擔,提升企業生產經營信心有很大好處。
北京君邦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繼泉認為,在稅務總局和省稅務局明確專門部門,組織專門力量,集中受理和協調解決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跨區域稅收執法標準不統一、政策執行口徑不一致等問題,對民營企業來說是個重大利好。
劉劍文認為,允許經營困難的企業延期繳納稅款,對企業來說是個利好的消息。這意味著,經營困難的企業可以無償使用稅款,以解一時之急。至于延期多久、哪些稅種可以延期,后續還要看政策落實。
總結來看,更大范圍的減稅措施尚待落地,更便利的辦稅服務也有待提升。
國稅總局局長王軍說,以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優服務,助推民營企業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截至今年10月,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124046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增幅為10.7%。
王軍指出,預計全年減稅規模將大于計劃規模,全年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增幅將繼續回落,預計與現價GDP增幅大體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