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為了準確理解用戶的需求幫助網站實現完整的交流功能,網景公司前雇員發明了一種進行網絡會話狀態跟蹤的技術,即cookie技術。
它是一個小小的文本文件,是網站服務器和用戶建立的“認證標識”。通過cookie,服務器會識別出用戶賬號中的注冊信息、搜索記錄等數據,當用戶重新通過電腦服務器登錄瀏覽器時,可以找回上次的瀏覽記錄,給用戶帶來一種“如同在吃甜品”的感覺。這樣也就有了后來的大數據積累。
事實上,這一技術出現后,迅速在互聯網行業得到應用,促進了互聯網行業發展。然而,隨著追蹤功能的日益強大也引發了數字用戶對其可能侵犯隱私、泄露個人信息的普遍擔憂。
“我們的互聯網企業發展得好,一部分原因就是把隱私用好了。”雖然是一句戲說,但反映了大數據時代,用戶隱私與企業利益之間的博弈。
當前,隨著越來越多互聯網隱私泄露事件發生,整個國際互聯網行業,都在收緊對用戶隱私數據的調用,并加大在用戶隱私保護方面的投入。
今年3月6日,美國社交媒體平臺臉書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發表長篇博客說,為了在未來社交網絡中占據一席之地,將建設更加“注重隱私”的即時通信和社交網絡平臺,因為“注重隱私”的平臺將“變得比今天的開放平臺更加重要”。
早在幾年前,蘋果已在其Safari瀏覽器中,嚴格限制第三方cookie行為,規定存留時間縮短到24小時。而在國內,部分APP仍處于野蠻開發與生長狀態。這也導致一些APP不顧用戶利益,擅自使用用戶信息來幫助實現自身的推廣、經營等行為。
“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的核心資本就是萃取匯集來的大數據,其實就是很多消費者的隱私信息或個人信息集成,包括財產收入狀況、居住地址、年齡、消費偏好以及每天的活動軌跡等等,企業再利用黏性設計,把眾多的消費人群吸引住,就有源源不斷的數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說,數據的多寡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資本估值。事實上,國內電商法、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法等相關法律對企業從搜集、處理、使用用戶信息行為的方方面面都有規定。但在實際生活當中,卻又陷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尷尬境地,哪些信息采集是必要的,基本沒有經過法律的審視,而取決于商家的需要或自律。
業內人士認為,個人信息保護的關鍵是規范收集和使用,但目前對APP開發者來說,仍缺乏相應的具體規范,他們呼吁盡快完善相關規范和標準,APP開發者應該增強誠信意識。另一方面,也得依靠網絡監管部門對市場上的APP進行全方位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侵犯用戶隱私等行為。
此外,“一個核心的問題是,目前的法律并沒有明確企業大數據的產權歸屬問題,現在沒有一部法律說清楚消費者產生的大數據歸誰,并且大數據的表現形式也不一,有的可以還原給消費者,有些不能還原。”劉俊海建議,將來出臺的“個人信息保護法”一定要明確大數據的歸屬問題。
受訪專家表示,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權、隱私權與企業獲取大數據資源之間是辯證關系,企業不能因為一味追求大數據這一核心資產就忽視消費者的個人隱私權和信息權。同樣,也不能因為片面強調消費者個人信息權和隱私權,就壓抑企業開發大數據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企業的大數據與消費者的隱私權并行不悖,消費者個人信息權保護是本源,企業的大數據產權保護是流,只有這兩者都做好,互聯網經濟才能發展得更好。”劉俊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