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主辦的跨行業的“大宗商品供應鏈專題座談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及雪松控股等協會和企業代表,就當前我國大宗商品供應鏈發展中遇到的困難、體制機制障礙等關鍵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中物聯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委會主任胡大劍表示,對于大宗商品供應鏈而言,必須在上游形成資源控制,下游加強渠道和物流商品體系建設。這其中,供應鏈金融對于激活產業流動性必不可少。供應鏈金融核心是把整個金融和真實的交易背景相結合,發揮核心企業優勢,增加信用,使企業上下游、供應商、客戶之間都能以較小的成本,較快的效率實現資金和商業場景的結合。具體就大宗商品供應鏈而言,必須在上游形成資源控制,下游加強渠道和物流商品體系建設。
供應鏈競爭已成為大國競技場,如何打贏大宗商品供應鏈之戰,加強大宗商品定價權,是擺在中國企業和智庫面前的時代課題。
在我國已經將發展現代供應鏈上升為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2017年10月,國務院出臺《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首次就供應鏈創新發展出臺指導性文件,為供應鏈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供應鏈創新發展的大潮中,國內企業和行業也做了不少有意義的探索,國研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在座談會上指出,我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發展,提高整體資源配置效率,企業之間專業化協作,大力發展現代供應鏈正當其時。
但金融機構由于進入不到交易場景等原因,對供應鏈金融的熱度卻并不高,供應鏈融資仍是中小企業長期面臨的痛點。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白瑞明坦承,國內金融界對供應鏈研究得很不夠,銀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遇到很多問題。例如,供應鏈鏈條上的企業非常多,這些企業的IT水平、管理水平、業務口徑、程序、都不一致,銀行在實操過程中經?目呐雠,因此效率低下。更為重要的是,銀行和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利益結合點不清晰,供應鏈金融的市場很大,應探索與核心企業一塊做供應鏈金融業務,利益共享。
大力發展供應鏈還關系到我國的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之爭。由于國內礦產資源相對匱乏,且在該領域缺乏頭部企業引領,中國在大宗商品國際市場的議價能力長期處于弱勢地位。 作為大宗商品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雪松控股副總裁韓剛表示,“雪松在與國外企業對標發展當中發現,這些巨頭們擁有話語權,不僅僅是因為控制了原材料資源,供應鏈才是它們真正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 以大宗巨頭嘉能可為例,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嘉能可就建立起了一套有別于傳統大宗商品貿易盈利模式,其貫穿供應鏈的定位使其在各個階段汲取價值,并與客戶形成較強的粘性。 在上游端,嘉能可在金屬礦產、能源產品及農產品領域掌握了大量的資源,控制生產成本。在中游端,通過收購、兼并、重組等模式,將生產、倉儲、港口、物流等實體供應鏈掌握在手中,降低供應鏈運營成本的同時,掌握市場需求的第一手資料。在下游端,與終端用戶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為用戶提供從原料供應、價格管理、風險控制、物流運輸等一系列綜合性供應鏈服務。 “嘉能可全方位、一體化的服務,使得其與供應商、客戶、合作開發者甚至政府之間建立了超強的粘性和依賴性。相比之下,我們在供應鏈的發展方面與國際巨頭們還相去甚遠。”韓剛表示。目前,雪松控股正在對標大宗商品供應鏈行業國際一流企業,為大宗商品行業用戶提供從原料采購到產品銷售,從集采分銷到終端配送等一系列全面綜合性供應鏈服務。 可喜的是,面對供應鏈上的短板,地方政府也在發力補上。9月20日,廣州市下發了《廣州市關于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充分發揮供應鏈核心企業作用,鼓勵供應鏈核心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共建供應鏈服務平臺。此前,深圳、珠海橫琴均發布了鼓勵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政策,而浙江和江蘇,也分別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扶植培育現代供應鏈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