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各級領導干部政績進行考核,是黨和政府抓工作促發展的重要杠桿。民間講,一年草籽一年落。地方進步與否,人民是不是滿意,考核當然要說話。經濟增長是大問題,許多發展中的問題要靠經濟增長來破解。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過去“唯GDP論”只看經濟不計其余、發展失去平衡、負面成本增高的問題突顯,又快又好、科學發展、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共識越來越成為實踐的迫切。去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顯然,簡單以“阿拉伯數字看干部”的“緊箍咒”念不下去了。去年底,中組部按中央要求,下發了《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這被看成是改革干部政績考核的標志之作,必將促推各地發展方式的新改觀。不唯“GDP論”,并不是經濟增長不重要了,在后發達地方,經濟能否高增長仍然是主導全局的大問題。新的落腳點是我們需要怎樣的增長,是粗放的高成本的,還是健康的持續的,這是認識的分水嶺。特別在我們安康這樣一個生態敏感區,其功能價值已上升到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高度,更是需要找到保護和發展的平衡。以民生為本的循環發展之路,就是我們找到的戰略平衡支點。實踐的關鍵是,在力求經濟快增長的同時,還要審視那些我們可能忽略或不太重視的基礎工作,這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埋頭躬身做好那些基礎的、民生的、平凡的事情,甚至是替后來者做“嫁衣裳”的事情。舞獅子的光耀,燒花打場子的也可貴,“功成不必在我”當大力提倡,因為有功我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