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過去安康群眾有句話:豬多肥多,肥多糧多。這一方面透露出那個時代糧食對于國人來說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用今天的時髦話說,就是循環。老百姓還說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也是講持續。循環和持續,就是一個產業的正道。莊稼一枝花,全憑肥當家,肥從哪里來?養豬。這就是那個時代樸素的循環發展。安康是養豬大區,產值占比農業37%,養殖規模在全省排名第一,何以有此光榮?當然是區域性適宜、養殖傳統、產業價值所決定的。換句話說,養豬在安康是大事,也是大產業,牽農戶、聯企業、進市場,絕不是可有可無。安康魔芋、茶葉、蠶桑、烤煙能成大事,養豬更是如此,因為它更具有產業的家庭基礎、社會基礎、市場基礎。鎮坪養豬曾達到人均4頭,總量超過20萬頭,豬多了加工也跟上來了,“品鎮坪臘肉”的美譽也傳揚出來了。近期,市政府專題部署生豬產業發展,視點更高遠,也遠不是傳統“養豬為過年”的模式,產業化發展方向更明確,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都是新境界,加之明確的政策扶助,未來的產業預期可望可及。安康的生豬養殖,長期以“綠色”著稱,老百姓在養豬上不做假,他們曉得這是“進口的東西”,因此安康生豬品質優良,這為打出安康生豬品牌奠定了“產業倫理”基礎,F在的問題是,各地須重新認識生豬產業優勢及其重大性,當作大事實事抓上手,擅做基礎性的工作,持之以恒抓下去,力爭在“十二五”末有一個大的突破。而不是抓一陣松一陣,或干脆小看了這個產業,簡單應付,做做表面,要真正唱成循環發展的大戲,做成群眾增收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