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卻不一定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以前有句老話“別拿豆包不當干糧”,現在還應該加一句:別把自己不當群眾。
群眾是什么?群眾就是你身邊來來往往的普通人,那些為你制造出油鹽醬醋的勞動者。作為社會的一份子,群眾就是你自己。郝宗剛對這個問題看得清楚,所以任勞任怨,在一個部門一呆就是32年。
32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轉瞬即逝,但用以檢驗一個人的思想品質和精神境界,卻已完全足夠。他這32年的工作經歷,只能用“默默無聞”四個字來形容。就是這樣一個寂寂無聲的人,卻在每年汛期的驚濤駭浪中日夜守護著群眾的安寧。
頻發的洪澇災害讓安康人膽戰心驚,卻沒有想到安然脫險都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人,一群人——那些像郝宗剛一樣,在水利戰線兢兢業業埋頭苦干的人。
能堅持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始終把自己當成一名群眾。在郝宗剛的意識里,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有幸從農村走出來,就應該要好好工作奉獻自己的人。權力和位置改變不了他的本性,32年的砥礪也沒有讓他擺起老資格,他有的,還是一般群眾身上普遍具有的那種質樸、善良和包容。
作為一名專業技術人員,郝宗剛說不出深刻的大道理,講不了干部的“官場話”。他做的所有工作,都是憑著本性和本能,一名群眾自然而然地對自己的定位。
不拿自己當群眾,成了當前很多干部的硬傷,而是否把自己當群眾,成了當前一把考量干部的標尺。特別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之際,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理應成為每一名黨員干部的自覺意識。
32年堅守一線,32年嘔心瀝血,32年義無反顧。郝宗剛是一個個例,但更應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種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的擔當和精神,應該成為安康各條戰線、各位干部共有的擔當和精神。
拿自己當群眾,你就是群眾。站在群眾中間,說話做事才會有底氣。有群眾伴著一起走的路,才會走得踏實和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