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新詞太多,聽得多了,心里不免恐慌。比如智慧城市,就是官界和經濟界更包括知識界傳播最響最熱的一個詞。這個時代信息拼命發熱,接受者該不該頭腦發熱?客觀冷靜看待熱詞或熱信息,細心觀察進而消化它,可能是上上策。就說智慧城市,從專業上講,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知識創新升級是它的兩大基因,通訊技術的發達促推了互聯網、物聯網的高度快速融合延伸,數字、智能、云計算等等新的消費越來越多地占據我們的視空,以它們精細的方式深入我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但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智慧是不是智能?有互聯網就算智慧方式?是技術制勝還是人制勝?想到中醫上講奇經八脈,用八脈打通人體十二經,通則和,通則暢,和暢則生巨大活力。智慧城市建設何嘗不是如此?在這個建設程式中當然需要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更需要培育面向知識社會下一代的創新。我們無疑進入了知識社會,但僅有知識是不夠的,知識之間需要被無限度打通。這樣看來,我們必須面向知識社會的人,考慮和梳理我們邁向智慧城市建設的路徑,除了加快新技術建設、融合以外,如何發動更多面向人群的知識融合與行為模式創新,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主體。我們需要特別看重學習,轉變合作的態度,提高融合的效率,在人的智慧生成機制上拆除壁壘,不斷建立合作的單位、合作的社區、合作的團隊,合作的行業、合作的企業,這些都是我們當下須要抓、也可以上手抓的,讓數據成為知識、知識成為財富,財富通過智慧傳遞的過程獲得。如此說,我們與智慧城市的距離,恰好是我們與學習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