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立必有破。“三嚴三實”是針對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中的突出問題提出來的,解決“不嚴不實”的突出問題,是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衡量專題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志。5月22日,市委書記郭青在全市“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課會議上,對全市干部隊伍存在的“不嚴不實”的典型表現作了一些梳理,其中之一就是: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對黨不忠誠、做人不老實,陽奉陰違、自行其是,心中無黨紀、眼里無國法等問題。
古人云: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規矩,是一種約束,一種準則,一種底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規矩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能不能守紀律、講規矩,是各級干部政治品質的試金石。在我市查處的一些腐敗案例中,就暴露出規矩落空、綱紀廢弛的普遍問題。一些人腐化變質,往往是從違反紀律、破壞規矩開始的。事實證明,思想上放松了紀律和規矩這根弦,行為上就會任性妄為。規矩不嚴、紀律不行,成為很多腐敗現象的源頭。
現實中,有的干部辦事無原則,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有的特權思想嚴重,“看人下菜碟”,優親重友、公事私辦,張三來了這樣辦,李四來了那樣辦,逼著群眾到處找門路、托關系;有的膽大妄為,為所欲為,什么事都敢辦;有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插手項目、工程,搞權錢交易,為配偶、子女及親友謀取不正當利益;有的認為自己的權力是為小團體服務的,凡事先考慮部門和小團體利益,考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自己單位有利可圖、能帶來好處的事就爭著干,沒有好處的就往外推;有的對上級政策執行打折扣、搞變通,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不執行;有的用權辦事超越了法律法規和政策邊線,開“天窗”、留“暗門”、打“擦邊球”;有的執法不公,以情代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還有一類人紀律觀念淡薄,工作該請示的不請示,該匯報的不匯報,我行我素;有的在單位找不到人,在基層也找不到人,游離于組織管理之外;有的模糊公職身份意識,不該說的亂說,不該去的地方亂去;有的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有關規定不嚴格,無視黨紀、心存僥幸,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現象仍有發生,甚至有的踐踏法紀,違法亂紀;有的庸懶散,玩物喪志,上班時間玩游戲、逛淘寶,下班后風花雪月,玩心不退,情趣低俗,躲著藏著、變著法子吃喝玩樂。
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為人民掌權、為事業用權,人民就滿意,組織就認可;德不當位、為己弄權,黨紀不答應,國法必嚴懲。敬畏權力、慎用權力,不僅關系干部自身價值的實現,而且關系干部的聲名榮辱,更關系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信任。紀律規矩對干部既是約束也是保護,走向違法犯罪的往往都是在紀律上撕開了口子,得一時一事之歡娛自在,往往會釀成終身遺恨、家庭悲劇。因而,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破解“不嚴不實”的問題,一個重要抓手就是繃緊黨紀國法的高壓線,在思想上增強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和法治觀念,加強制度約束,使黨紀國法的高壓線通上高壓電,樹立起制度和法律的權威,讓各級干部心中有戒,時時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真正做到清清白白為官、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干事,不給黨抹黑,不給人民群眾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