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朝慶
9月4日,《安康日報》在頭版顯要位置對旬陽縣產業脫貧經驗進行了深度挖掘。從產業類別看,有拐棗、牡丹、烤煙、魔芋、食用菌、畜牧等,品種繁多;從組織形式看,有農業大戶、合作社、現代農業園區;從機制上看,有訂單生產型、借“雞”還“蛋”型、股份合作型、園區務工型等?梢哉f,旬陽產業脫貧已初步形成氣候。
近幾年,我市將脫貧攻堅作為全市重點工程來抓,特別是在產業脫貧上,從工作重心到政策支持,再到資金扶持,可以說竭盡全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此,我們感到很欣喜,也對打贏全市脫貧攻堅硬仗充滿信心,因為八大脫貧攻堅措施,產業脫貧是最難的,也是最具長效性和根本性的措施。
然而,如果對全市的產業脫貧進行深入調查,在欣喜之余也會產生憂慮,因為目前的產業脫貧基本屬于“廣種薄收”式的盲目發展,這樣扶持和發展起來的產業,因為沒有對市場需求進行調查和預測分析,與外地乃至本市區域內其他地方產業同質化嚴重,缺乏獨特的競爭力。其結果是投了不少錢,費了很多力,生產的產品卻賣不出去,農業增產不增收,產業脫貧變為“產業陷阱”。比如現在很多幫扶干部,扶持貧困戶養的雞養的豬,一出欄就犯愁,還有幫扶種植的菜,比如去年漢陰的蓮菜等,在實際工作中有的靠幫扶干部找銷路,有的干部找不到銷路就自掏腰包買來送人,有的靠公益組織搞義賣,有的靠媒體輿論號召義購,但終非長久之計。幫扶干部不幫扶了咋辦,再一個幫扶干部收入也不高,不能老是靠他們自掏腰包。義賣也罷,新聞號召義購也罷,都是靠人們的愛心同情心,也不可持久。
市場經濟的事情還得靠市場來解決,筆者認為產業脫貧大方向沒有錯,但要讓產業脫貧見實效,關鍵要把握市場經濟規律。就發展農業產業來講,就是要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轉型升級,變依靠要素投入的“廣種薄收”為靠科技和文化投入的“深耕細作”。
要改變貪大求多的慣性,走精品路線。農業產業的特點是生產周期長,產品價格波動大,經營主體對市場信息反應遲鈍,這就導致了市場上某個產品景氣,農業經營者就開始投入,政府予以扶持,等產品生產出來后要么滯銷,要么價格大幅度下跌,致使價格與成本不對等,結果造成農業經營者虧損,經營者的投入和政府的扶持資金都打了水漂。究其原因,是農業企業大多都在規模上做文章,沒在提高品質上下功夫,大量的低端同質化產品同時進入市場,供過于求,造成滯銷和價格下跌。要破除這一魔咒,就要長期堅持固守一兩個品種,實現生產的專業化和產品的精品化。一是長期做一個產品,便于收集市場信息,把握市場動態;二是積累生產經驗,從選種到種植技術的積累,再到銷售渠道的建立,都較一般種植戶有優勢;三是可以通過增加科技投入,改良品種提高產品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四是通過持續的廣告投入和口碑宣傳,塑造品牌贏得市場信賴,并通過文化的植入,增加附加值;五是通過與保險業的長期合作,平抑價格波動的風險;六是可以通過穩定的產量和質量,實現與龍頭加工企業的合作。
要突破產業鏈條的“瓶頸”,搞深度開發。我們產業脫貧扶持起來的產業,頗有些像山坡上種植的農作物,風調雨順就豐收了,遇到年份不好就慘了,基本靠運氣。主要原因是產業脫貧的項目大多數是種植養殖,或農產品粗加工,產業鏈條都很短。由于農藥化肥勞動力成本上升,市場行情好時,扣除硬成本也所剩不多。要突破這一瓶頸,就要拉長產業鏈,賺取其他環節的收益。一是要在產業布局上充分探索循環經濟的規律,依靠科技實現產業鏈的閉環。比如規;B豬,大量的豬糞入沼氣池,進行沼氣發電,沼氣池的殘留物可以導入農田種植蓮菜,同時對生豬和蓮菜進行深加工,使整個產業鏈形成“樹”型結構。二是要對主要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比如以生豬蓮菜為例,可以向后延伸,形成冷藏保鮮、物流配送、電商、食品加工等,形成完整產業鏈,做成大產業,以規避單一賣農產品市場波動的風險。
要跳出單一產業的“藩籬”,搞跨界融合。今天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物質產品極大豐富生產過剩的時代,這與貧困山區的貧困戶收入低消費能力弱形成鮮明對比。同時,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環境與貧困人群交通信息閉塞、受教育程度低也形成巨大反差,產業脫貧要在這二者的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實屬不易。因為無論你發展什么產業,市場都不缺,增收變得非常艱難,這就要求我們在產業脫貧中跳出農業和農村的“藩籬”,實施跨界融合。比如當年福建的茶不好賣時,就先開茶館,通過賣空間把茶葉營銷出去;比如洋快餐并不好吃,但通過賣西方文化,將麥當勞、肯德基賣到了世界各地;再比如“艾米共享農場”,致力于從農田到餐桌的生態農業,通過把土地分割成小塊,城市家庭網上下單,認購相應土地收益,成為農場會員,可以去勞動休閑,將賣農產品變為賣體驗。對于我市產業扶貧來說,應立足于頂層設計,通過農業與旅游、健康休閑、工業、文化娛樂融合形成農業綜合體,才能適應現代經濟的市場環境,實現農民增收。
要打破小農經濟的格局,搞機制創新。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也是協作經濟,產業脫貧要在市場上找錢,就要適應市場經濟的規律,在脫貧攻堅調查中,我們發現為了支持一些農業園區和合作社發展,政府撥給大量的項目資金,最后產業沒發展起來,農民還有意見,原因是這些農業園區一般都是由幾個有錢的大戶投資搞起來的,農民僅僅得到了一點土地流轉收入,而政府支持的項目資金都沉淀到了這些大戶的手中,所以農民不支持,甚至希望搞砸,這就需要我們在機制上創新。比如農業項目資金使用權可以歸農業園區投資者,但從資本角度應作為當地村上脫貧的集體資本,讓貧困戶從中受益,這樣就能激發農村貧困戶的積極性。再比如“龍頭企業+園區”的發展模式,存在前后端利益的過度博弈,往往拖垮了整個產業,應該通過互持股份,形成利益共同體,避免因后端擠壓前端的獲利空間,使得前端無法延續,或減少投入降低原料的品質,增強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
總之,產業脫貧,一端連接的是發達的市場經濟,另一端連接的是落后的農村和貧困戶,只有以創新的思維,提供“保姆式”服務,才能創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