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云
上周五安康好春光,陪兄弟報社的負責人一行去瀛湖。管委會和陜文投安文旅的同志熱情接待,收獲頗多。說實話,有幾年沒到瀛湖一游了,作為一個安康人,這倒顯得很不正常:蓋因前些年,瀛湖留下的印象不太好,心里老有個“臟亂差”糾結,來了朋友,多半不會主動建議去瀛湖看看,寧愿選擇走遠路,去寧陜、去平利、去嵐皋。
對不起了,瀛湖,是我等愚昧了,頑固了!這些日子,身居安康,竟然沒有親臨感知你的“變化”!周五一游,顛覆了以前對你的壞印象,應該給你道個歉。
瀛湖的風景,還是那些熟悉的風景,對于我們熟悉它的人來說,看瀛湖的激動一定不會來自風景本身。在碼頭下車,進入游客中心,見到的第一個工作人員,先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讓人心里一驚:“您好,歡迎來到瀛湖。”說普通話不新鮮,問題是這個工作人員,只是一個保安,年紀大約四十上下,進一步詢問,竟然過去是在湖里開私家船的師傅。他的船作價轉給安文旅公司,自己進公司做了一名保安,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份歸屬感。
這是瀛湖前后兩年多時間推進服務與設施標準化的最直接成果。標準化帶給瀛湖的變化,不僅是服務設施的規范化,服務內涵的規范化,最要緊的還是經營觀念上的那種巨變,那就是以市場化為前提,公司化運營,以產權與利益為紐帶,過去那種公私混雜、利益糾紛、服務低下、一錘子買賣的現象正在改變。這一巨變,不僅對瀛湖的開發者,也對依賴瀛湖為生的原居民,都發生著“變”的作用。
整個瀛湖旅游景點、設施都在按照最新的規劃進行改造、升級,最讓人感懷的是安文旅公司主導投資、管委會爭取項目支持的“唐家鏈子”水邊漁家旅游項目正在加緊施工,據說這個項目直接投資過7000萬元。這個項目的意義在于,過去湖里的農民與瀛湖項目的深度廣泛開發沒有什么關系,農民只認眼下的利益,而今天這一模式正在改變湖邊農民的發展眼光和愿望。安文旅的負責人介紹說,現在農民主動找到他們,要求對村居民宅進行“鄉宿旅游”改造,已經成為一種風氣和現象,這使得他們過去很長時間一直糾結不已的、對于當地原居民的利益關系處理變得柳暗花明。湖里的農民主動參與開發,并學會以市場經濟的方式談判,這是瀛湖最大的利好。
陜文投在安康瀛湖的投資進入發力期,正在做的和未來的建設項目,都令人振奮。以“親水”為內涵的新瀛湖在變,眼下在變,未來變的預期讓人聽來并不飄渺,“三大門戶”建設在加快,“水畫小鎮”在進行,未來游瀛湖將以全新的消費模式,讓人驚異,那就是住瀛湖、品瀛湖、流連瀛湖。未來的瀛湖既有專業化的水上運動項目,也有以流水鎮、唐家鏈子、水畫小鎮這樣具有獨特文化風味的鄉居式項目,那樣的景象就意味著,瀛湖以游客為中心的理念將變現最大的市場影響力。在翠屏島新開辦的“瀛家客棧”,我們看到了高品質旅游的“變”。據說這樣的個性化消費產品,會成為未來瀛湖旅游選擇的重要品牌,在“瀛家客棧”,使我們對中國旅游老的“六要素”和新的“六要素”有了更深的理解。對于安康瀛湖來說,新的“商養學,閑情奇”或許更值得我們去追求。作為瀛湖項目的直接操作者,安文旅每年億元級的投資,不僅體現國有企業經濟實力,也體現著國企對生態文化項目的強大信心。安康市政府占有安文旅49%的股份,也就同樣體現市政府對瀛湖項目的巨大決心。
一路和管委會的負責人交談瀛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最后我們的話題集中到一個瀛湖“新概念”——“三位一體”,標準、產品、品牌。瀛湖近年來的嬗變,有著體制機制方面、領導班子責任心、省市激勵等方面的動力使然,但引發變化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標準化建設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規范,讓人反思不足,讓人看到美好的前景;規范,讓瀛湖開發的利益共同體得以良性建立,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得以有機結合,企業力量與當地社區參與有機統一,其打造的產品不再是單一的一次性消費產品,而是一種深具生態、社會、文化深層次價值的大旅游形態,這種形態必將建立起瀛湖最終的品牌高度。“三位一體”是對傳統產業改造的好模式、好選擇,由瀛湖想到安康其他的傳統產業,這樣的改造是現實的、緊迫的、必要的。
做生態旅游,有一種說法,企業永遠不要想“吃獨食”,生態旅游項目天然有著當地社區參與的必須。安康寧陜、石泉、嵐皋過去的實踐早已證明了這點。處理好了項目與原居民眼下與長遠的利益關系,這個路子就正,就有力量,否則就是一地雞毛。生態旅游不僅是自然生態的含義,旅游社區建設,也是其題中應有之義,瀛湖的投資建設者們看到這個關節,他們在引導原居民融入項目,幫助他們在項目發展中有機分利,這種情形正在變成一種常態。
我們一路上這樣的交流討論,似乎也在豐富瀛湖的“三位一體”認知,那就是“標準、產品、品牌”之后,還有必要加一個基礎性的主體:社區。通過整體項目建設,再造旅游新社區,使之成為這一旅游產業價值鏈上的重要一節。對于生態的、開放的、大眾的、體驗的旅游體來說,是不能忽略的一個大要素。“四位一體”之于瀛湖的未來,是大經驗、大模式。值得我們深思之、探索之。
從瀛湖的開發自覺,聯想到安康其他傳統農業性產業改造升級,意義同在。請任何時候都不要視原居民、原社區不見,社區營造的意義,最終決勝項目、產業、品牌和市場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