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現,我們身邊“國際化”的東西如雨后春筍,“國際化”住宅小區、“國際化”大酒店,新近發現,一個規模不大的幼兒園都掛上了“國際化”的牌子。
想國際化不是壞事,說明我們主動地和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靠近并逐漸融入,在不斷完善提升的過程中,可勁兒地追求理想中的標準和檔次。鬧騰點大動靜,干點大事情,誰不想?但是,我們必須審視自身條件,就算喊口號為自己加壓壯膽,也要實際、有分寸,最起碼讓別人相信自身國際化的可能性和現實性。盲人摸象或者管中窺豹的短視和片面不僅無法適應國際化,而且也會干擾我們對外面環境的認識和判斷。少了起碼的比較,就少了一種真實的評估,在自欺欺人的堅持中,和國際化漸行漸遠,到頭來,傷了自己也誤了事業。
國際化不應該有小家子氣,最起碼要叫得響、拿得出手,在很大范圍內被人們熟知、認可和接受。就好比西服、襯衫、領帶和皮鞋,是配套的,只有整體出現,才正式、規整、有范兒,若是少了這些要素中的其中一樣,就穿不出想要的效果和感覺。國際化也一樣,不能光有國際化的心氣,還得有國際化的硬件和軟件,如果少了這些構成要件,就談不上國際化,充其量是國際化的雛形。國際化更多的是要素整合,具備了在更高層次參與競爭和平等交流的實力和條件,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置身于宏觀大局中,明辨自身所處的位置,學習借鑒現代化的經驗和作為,只有大視野,才能成大事業。
倒也不是洋氣的、宏大高端的就是國際化,一些傳統的、本土的東西也可國際化,孔子學院遍布全球百余個國家,秦始皇兵馬俑之所以名列世界八大奇跡之一,說明有思想和文化內核的東西可以跨越經緯度,獲得普遍認同。毋庸置疑,我們和國際化還有距離,是不小的距離。當一座城市的整體形象、綜合素質和人文風貌都還沒有國際化,我們不妨耐著性子先打量一番我們目前所處的環境和位置,看看咋樣才能國際化、何時能國際化。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思想觀念上先朝著國際化的標準和方向靠近,我們離國際化才會越來越近。
在追求國際化、全球化的今天,面對社會喧囂,切莫心氣浮躁。俗話說,好事多磨,其實講得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要功夫到了,夢想就不會落空。我們有太多國際化的東西,我們也有太多不國際化的東西,國際化好比是一桿秤,只有綜合指標足斤足量,秤桿就不會下滑或者上揚,才會平衡。一口吃個大胖子并不現實,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才能讓我們的事業逐步做大做強,最終在國際化的大環境中贏得一席之地。
■ 吳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