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延琴
所謂“鄉土人才”,狹義地講就是活躍在農村和農村經濟發展第一線的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知識或有一技之長,并取得專業技術、技能或經過人事部門認定獲得相關證書的人。廣義上講,在農村種植、養殖、加工、經營、運輸、建筑、醫療等行業中,具有一技之長、成績突出的鄉土實用人才及依靠科學技術和管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業績突出的村干部等都稱鄉土人才。
這些“田秀才”、“土專家”,常年活躍在農村生產第一線,具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對于新農村建設而言,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尤其對于我市這樣的貧困山區來說,其重要性更不可估量。他們長期生活在農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開發的科研成果,具有可操作、易推廣、見效快的特點,一旦開發推廣,將會出現“培養一批人才,帶動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經濟,富裕一鄉農村”的效應。但在一些地方,忽視那些掌握實踐技能的實用型人才,只重學歷不重技能的現象十分突出。不注重對本土人才的培育、開發、利用和培養,卻熱衷于引進大批科技人才,一方面造成優質人才的浪費,另一方面束縛了農村技能型人才的快速成長。
平利縣城關鎮“鄉土人才超市”這一做法值得大力推廣,但還需進一步完善。要用科學發展觀來開發和利用鄉土人才,把那些懂技術,有特長,特別是懂管理,能夠開創新技術、新產業的人才經過層層篩選認定,納入鄉土人才資源庫。對選入鄉土人才資源庫的人才要全面培養,讓那些“田秀才”、“種植能手”、“養殖專才”在自己適合的位置上發揮特長,推動新農村經濟發展,引領廣大農民快速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