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濤
今年漢陰油菜花由旅游節改為旅游季,不請嘉賓,不請明星,只有招商引資、旅游促銷、送文化下鄉、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奏響民生旅游的序曲。“旅游節”改為“旅游季”,一字之改,境界迥異。
“節”,突出的是特定時間和形式,在人們的印象中只有“規定動作”;“季”,則從油菜花開到水稻插秧甚至收獲都是發展旅游的黃金季節,突出的是民生大眾需求和長期可持續效應,注重挖掘產業內涵,讓市場大顯身手,讓市場活力和社會活力充分釋放,當八方游客和當地企業、產業成功對接,給民眾的“自選動作”騰出舞臺,留下充足的表演時間和空間。“旅游節”改為“旅游季”,標志著旅游產業發展由政府主導轉為市場主導。政府自身要更注重增強服務職能,在產業內涵上下功夫,切實把景區景點保護建設好,拓寬改造道路和修建停車場,完善旅游標識體系,加快培育生態觀光農業,規范賓館和農家樂服務,加強環境綜合整治,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等。
人們喜歡過節,我們過去也習慣辦節。但是,這種習慣如今真得改一改了。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成規模、常態化的節慶數量已過萬。為了發展一方經濟,吸引八方游客,各地曾鉚足了勁舉辦這節那節。辦節的初衷可能是好的,成效也是有的。但是,如果過多地在形式和面子上下功夫,就會導致“錢沒少花、人沒少累、罵沒少挨”。這種出力不討好的勞民傷財之舉,在某種程度上,折射的正是一種“政績焦慮癥”,與民生為本循環發展的要求背道而馳。
在發展旅游產業中,政府不再大包大攬,更不再越位當“主演”,與市場“搶戲”,而是讓市場和民眾當“主角”。政府轉身無需華麗,只需切切實實放下身段,默默做好份內的事。一句話,政府要多干打基礎謀長遠的苦活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