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就想把這個專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雖然辛苦,但在事業上能有這個成就,我們也覺得心滿意足。”這是蒲正斌的團隊“很累,仍樂此不疲”的動力所在。
“對這個沒興趣的話,可能覺得煩,太枯燥了,但我享受這個過程,這是很快樂的事情。”在謝世學眼中,玉米不僅是一個產業,還是一項事業。
“對我來說,能否依靠這款軟件盈利并不重要,我看中的是用戶體驗,是用戶在應用商店的5星好評。”黃自力期望自己的軟件簡潔實用,并由此體現自我價值。
“旅行提倡省錢,但是不能什么都靠蹭,不能靠別人救濟,自己得有獨立堅強的觀點做支撐。什么都靠別人的心態是不對的。”陳璞賽在旅行中有體驗,也有感悟。
7月31日,本報《科教周刊》分別以《科研是一種境界》、《平利走出個IT“怪杰”》、《行走的夢想》為題,為我們講述了三個與夢想有關的故事。蒲正斌和謝世學的夢想是讓農戶增產增收;黃自力的夢想是自己開發的軟件能更便捷地服務用戶;陳璞賽的夢想是環游中國并收集2014張笑臉。
結識他們,就是結識主流和榜樣。充滿正能量的故事情節帶給我們觸動和啟發的同時,也讓我們明白,有夢想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夢想是有吸引力的,像學步的孩子拽著我們奔跑,像情人的臂膀攙扶我們前行,又像初暖的春風將我們喚醒。夢想是美好的,每個人都愿意窮其一生為她付出,就是苦點兒累點兒都值,因為夢想讓我們能看到自己的未來,讓我們不盲目,有奔頭。蒲正斌的團隊在山大人稀的高山試驗站默默付出了好多年之后,他們的事業有了高度,擁有了別人羨慕的人生海拔。但是在這之前,他們不光要戰勝巨大的環境反差,而且還要克服遠離都市繁華和親人陪伴的心理落差,在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和他們對話的,除了自己,還有比他們稍微高一點或者矮一點的玉米和馬鈴薯。蒲正斌和謝世學是幸福的,如今,他們的夢想有了面積和產量,不僅讓科研成果造福一方百姓,而且讓雌雄單株的植物有了姓名,并且走出了大山深處,有了推廣價值。
有夢想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讓我們人生不虛度、有價值,在風吹日曬雨淋中逐漸豐盈和強壯起來。在這個年代,可以理直氣壯地“拼爹”,也可以做永不斷奶的“二代”,但有價值的人生不能依靠繼承和贈予,必須腳踏實地地努力奮斗。懷揣夢想的人不會刻意預想成功之后能收獲什么,有多風光多體面,但他們一定懂得,有夢想才充實,要成功得付出。二十多歲的黃自力和陳璞賽,一個坐在實驗室重復著試驗,一個徒步漫游在全國各地,他們在動靜之間傳遞給我們一種力量,也讓和他們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明白,原來青春還可以這么度過。沒有夢想的人生不會出彩,也不完整。夢想不在乎大小,重要的是你是否有過夢想并且為此付出。不是每個逐夢的人都能成功抵達,但只要曾經為夢想全身心地投入過,就不會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因為圓夢的過程原本就是有價值的人生體驗。改變命運,得靠自己,心里有夢,自己的人生就會多一種可能。
有夢想真好!建設美好富裕新安康離不開像蒲正斌、謝世學、黃自力和陳璞賽那樣有夢想的人。振興安康,要提振精神,也要敢于有夢。
沒有夢想就沒有方向,也談不上奉獻青春貢獻力量,只能蜷縮在自我的小圈子里蛙般觀天,缺少和未來溝通對話的底氣和資格,青春歲月逐漸荒蕪和廢用。眼下,我市迎來諸多發展好機遇,亟需一大批有活力有抱負有夢想的年輕人投身其中。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舞臺出現之前,我們該怎么辦?是假想著那個被掌聲和鮮花包圍的舞臺,眼巴巴地等待,是琢磨著舞臺出現的時間,做好隆重迎接的準備,還是先自我淬煉,具備登上舞臺的資格和實力?這三個不同群體用一樣的行動告訴我們:得有屬于自己的夢想,并通過自身努力讓其變為現實。他們有夢有范兒,他們是這個時代真正的腕兒。
安康因為夢想而美麗。其實,我們身邊并不缺少有夢想的人,他們在路上,在屬于自己的高山站、實驗室和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