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筆者長期基層工作的見識看,吃空餉與人浮于事從來都是連體嬰兒。
吃空餉源于十來年前的黨政事業單位的停薪留職政策,后來黨政部門得到規范,而事業單位至今問題較多。
吃空餉者,不外兩類人,一類官員的親屬,多以休病為名,或另作私事,或給外地念書的孩子陪讀,工資照發,心不足者升級提薪、單位福利一樣不少;一類是單位的“歪人”,所謂能干人或惹不起的人,因為有官員親屬作表率,單位領導遇上這類人也只有睜眼閉眼的份。
還有以上級單位名義借調、借用而長期不在原單位上班的,也不在少數。這部分人中,有的確實在上級單位“幫忙”,也有的不明歸所,工資卻是原單位照發。
聽話的、守規矩的干部職工,對此很有意見,進而發展到對單位領導有意見,對政府政策有意見,意見多了,形成了消極因素,影響了單位領導的公信力,很多工作沒法開展。去年以來,中央要求整治吃空餉者,各地紛紛在改,力度很大,空餉如數退還,公告離崗的回來上班,否則依規處理。這樣的整治,的確讓我們看到了好效果,單位領導解脫了,對在崗按紀律行事的同志也是安慰。
徹底不徹底,筆者手上沒有資料,但從公開的數據看,我市吃空餉者數量也是相當驚人,不比其他重災區輕。“救人須救徹,辦事要辦歇”,這是民間的老話。老百姓不怕政府不辦事,就怕虎頭蛇尾,不了了之,雨過地皮干。年終將至,有關部門應當再徹底查一查,把結果向全體人民公布一下,讓人民放心。
制度的問題,我們修訂制度,用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的尺子端平。單位領導者敢于、善于用制度這個尚方寶劍擋住“格外要求”,把公平還給公平,把嚴格還給嚴格。
制度之外,還有一個事業單位自身改革、改造問題。平心而論,吃空餉也好,人浮于事也好,事業單位似乎嚴重于黨政部門。這恐怕與事業單位的職能設計有關,事情不多,事業不重,管事不明,行事不勤,事倍功半,無事找事,考事空泛,這些問題不同程度的存在,可能是我們很多單位辦不好事業的大癥結所在。當下,中央一再加碼改革創新,減機構、轉職能、抓績效、強服務,比如新一輪鄉鎮機構要再改革,在賦權的同時也要強責;近年來各級政府職能轉變一強再強,從銷減行政審批、公開行政服務入手,政府瘦身帶來效率提升,不斷贏得社會好評。這樣的趨勢不可違逆,也不是一陣風刮過就算,因此對過去那些“辦不好事”的毛病,當然要改,早改早好,早改早主動,早改早輕裝上陣。中央鼓勵各地創新工作思維,探索新方法,事業單位改革如何認清形勢,主動作為,是一個非常現實、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挑戰意義的改革創新抓手。
拿事業單位說事,不是說黨政部門就一好百好。事實上,黨政部門的人浮于事也并不鮮見!不辦事,亂辦事,減事拖事,辦事講客觀論條件,動輒拿編制經費說事,特別是一些權利部門“小鬼當家”拿文作武,神通廣大,因人敷事,“運作運作”很長時間成為公開的潛規則。這些毛病,人民群眾意見多多,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今天,當然要改,必須要改。
兩條戰線,各有所動、各事其為、各畢其責,都不能等閑視之。對多數事業單位同志來講,大家是歡迎并期盼著改革的,欲干事者為眾,這是對事業單位現狀的一個基本判斷,基于此,我們當有信心把事業單位的改革做好。
改革是為了更好地辦事業,辦好社會的事,辦好人民的事,辦好賦權之內的正經事,讓黨和政府放心。杜絕吃空餉、減少人浮于事,要從強化辦事機制上入手。否則,消除了吃空餉,事情能不能辦好,也還是一個問題。真正解決了事業單位包括黨政部門的人浮于事惡習,才算抓住了根本,屬于治綱之舉,綱舉目張,一路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