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老實人吃虧。”這句話這幾年很流行。習大大也多次說過,他主政中國后,在不同場合表揚過老實人,他點贊過的老實人,以數十位計,這些“老實人”都非常普通平凡,他們扎扎實實干好本職工作,默默無聞走好自己人生歲月,黨和國家領導高贊他們,這讓更多的“老實人”很振奮,很提神。
官場語境下的“老實人”,就是這樣一些干部,他們把黨和人民的事業看得很重,心無雜念,一心一意把職分內的工作干好,干出色。什么事交到他們手,上級領導大可放心,人民群眾可以期待。
民間語境下的“老實人”,與“實誠人”同義,講誠信,說話算話,答應的事哪怕自己吃虧也要踐諾,這樣的人可交,可做朋友,可以托付大事,老實人辦事,不用懷疑他不盡心。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講“三老四嚴”,當下我們講“三嚴三實”,文章都做在“老實”二字上。中國的傳統文化認同說話要老實,做人要老實,做事要老實,幾千年中國在變,但國人的主流價值觀一直大旗不倒,“老實”是為人處事之本。
民間又有一句話,三人同行,老實人吃虧。換一句話,吃虧的都是老實人。“聰明人”因為“聰明”,所以不吃虧。“好漢不吃眼前虧,”把聰明哲學說到了極致。
老實人吃什么虧?認真,不知變通,認準的理,三頭牛也拉不回;認準的事,不達目標不罷休。官場語境中的老實人,就是個“太認真”,和國人的“差不多主義”相悖。“聰明人”眼中的老實人,很另類,很不開竅,所以“聰明人”不學。民間語境中的老實,往往與“一根筋”相聯系,與“抹稀泥”相悖,民間嘴上說老實人好,遇事希望都碰上老實人,行動上多不認同。
老實人做事不落好,自己不在乎,但別人在乎,別人認為他傻。老實人做事領導大體都喜歡,因為總要有人做事,都;^,領導也不好當。但老實人身上常常有刺,“想說愛他不容易”,領導多半也喜歡順毛驢,說喜歡老實人,多半也只是口惠。于是,干事的常犯錯誤;出力的不得榮譽;爭功最響的反倒是不干事的;干事的埋頭拉車,人際關系生疏;干事的不一味討好領導,不走門子,所以干事的人不易進步。過去很長時間,“聰明人”得進步,老實人做事情,;^的越來越多,這風氣敗壞了黨風民風,也挫傷了老實人的積極性。
讓“認真干事”回歸我們文化的主流,這是時代的呼喚,是天下的大事。說到底,國家要強盛,人民要幸福,地方要發展,一個字:“干”,舍此沒有好辦法。“好人有好報”,這是國人的另一句古話。這話是給老實人說的,也當是給“聰明人”說的。世風日下,可算做對老實人的安慰。世風熏熏,就是給老實人的標榜。老實人常常吃虧,所以要有精神撫慰;老實人可愛,所以要有廣泛的贊揚;老實人能干成老實事,所以要成為我們珍貴的精神。
老實人之所以為老實人,是因為老實人堅信老實的可貴,自覺做為自己為人處事的信條。他們敬天憫地成人事,視為行走人間的本分;在民間是那樣一些傳遞溫暖提升正能量的人;在我們黨的干部,就是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視之為天職天責,是那樣一群可以信賴、可以成為榜樣的中堅力量。不讓老實人成另類,不把老實人邊緣化,讓高質量的工作業績來檢驗老實人,也同時檢驗“聰明人”,建立正確的干事價值觀和用人價值觀,形成制度,讓老實人成為主流,那就是天大好事!
老實人吃什么虧?看我們的社會和干部隊伍,真正的老實人,心里沒有個人吃虧的大顧慮,老實人干事本來就無所謂回報,斤斤計較講回報的是“聰明人”。但這并不意味老實人天生就是應該吃虧的。老實人付出是可貴的,但老實人種樹“聰明人”收桃子,老實人干事挨板子,老實人出力流汗又流淚,這就是導向有問題。這就是大虧,是全社會的大虧!肯定老實人,是組織、是領導的大事、正事,更是社會好風氣養成的大事正事。充分肯定老實人干老實事的“重大社會價值”、“文化倫理價值”,帶動更多的人腳踏實地干實事、干正事,干黨和人民的大事要事,讓老實人有好評,讓“聰明人”沒市場,大家都自覺學老實人、做老實事,我們這個社會就能越發可愛、可敬、可惜、可尊,我們這個時代才真正有正能量可言。唯有如此,老實人才真正不算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