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旅游局、國務院扶貧辦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名單,我市10縣區共有87個行政村列入其中。該項目計劃從2015年到2020年,在全國扶持約6000個貧困村開展鄉村旅游,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力爭每個重點村鄉村旅游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
此消息對安康300萬民眾來說,可謂是喜上加喜。該項目以增強貧困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為根本,以環境改善為基礎,以景點景區為依托,以發展鄉村旅游為重點,以增加農民就業、提高收入為目標,力求集中力量解決貧困村鄉村旅游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支持重點景區和鄉村旅游發展,最終帶動貧困地區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因此,此舉不僅對我市實施“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上述87個村將成為我市今后5年實施旅游產業扶貧富民工程,實現全面小康的前沿陣地。可以預想的是,這87個村必如星星之火,燎全市鄉村旅游之熱潮,成為安康人民增收致富又一支柱產業。
鄉村旅游對當地經濟的貢獻和意義早已得到充分證明,在許多國家,鄉村旅游被認為是一種阻止農業衰退和增加農村收入的有效手段。鄉村旅游開發在世界各地發展非常迅速。同時近年來,全國驢友結伴、自駕游等新模式不斷涌現,游客正朝著小群體、個性化、分散化的方向發展;而“農家樂”等的出現則使旅游從簡單的“看風景”向體驗旅游的方向發展,目前發展鄉村旅游正適得其時。但就我市而言,鄉村旅游發展滯后,尚停留在觀光——休閑娛樂階段,表現為鄉村旅游產品類型單一,產品粗糙,經營粗放,絕大多數鄉村旅游者都是到“農家樂”打打牌,吃頓飯而已,還達不到融觀賞、考察、學習、參與、娛樂、購物和度假等于一體的綜合型鄉村游水準,消費者享受的也是較低檔次的旅游服務和較低層次的精神感受。因此,我市各級各部門應該搶抓此次大好機遇,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力抓手,整合各方力量,全面實施此項項目建設,從而全面實現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之目的。因此,筆者以為,被納入國家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的87個村在發展鄉村旅游時,一定要高瞻遠矚,聘請專業人士或團隊來策劃和規劃,既要保持自身本色,又要突出各自特色,避免惡性競爭,走規模化和產業化的道路,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首先要增強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鄉村旅游對旅游景區、農業生產的收獲活動和傳統節慶活動具有極大依托性。但對自然環境的天然性、純凈性、優美性要求越來越高,對人文環境的古樸、新奇、“鄉土味”、“民族味”的呼聲越來越強,作為旅游目的地,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備條件。因此在鄉村旅游開發中,要通過系統規劃,有機整合鄉村旅游資源,認真科學地策劃好旅游開發項目。同時還要加強文化內涵建設,以鄉土文化為核心,提高鄉村旅游產品的品位和檔次。加強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挖掘,改變鄉村旅游產品結構雷同、檔次低的狀況。在鄉村旅游產品項目的開發和設計中,要在鄉村民俗、民族風情和鄉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鄉村旅游產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較高的藝術格調。
其次要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在項目建設中,切忌盲目性,沒有對旅游資源進行論證、規劃和策劃就匆忙上馬,開發中只重規模,不講質量,粗制濫造,只考慮當前,不顧長遠。有的鄉村旅游開發本身就是一種破壞。此外在開發過程中,切忌人工痕跡過于明顯,農村旅社建成高樓大廈,城市化傾向嚴重,影響鄉村旅游的特色。因此,對鄉村旅游的開發,要注意保持鄉土本色,突出田園特色,避免城市化傾向,在開發中要注重對原汁原味的鄉村本色進行保護。要加強科學引導和專業指導,強化經營的特色和差異性,突出農村的天然、純樸、綠色、清新的環境氛圍,強調天然、閑情和野趣,努力展現鄉村旅游的魅力。同時要實施政府主導,聯合經營,共樹品牌。鄉村旅游要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實現聯合經營,以群體的力量形成規模效應,創立品牌,增加市場競爭力,走規;彤a業化的道路,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