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石泉港”公眾微信號自曝家丑,指出該縣濱江大道上的書法碑刻,出現很多錯別字,有熱心市民一年前就有舉報,但至今未見改進。該微信號不禁感慨:還要等到“十三五”嗎?日前,西安曲江街頭的詩詞碑,也出現擅改古人詩詞,引發坊間不滿,看來,公共場所文化宣傳出現錯別字還真不是小事。
首先要感佩“石泉港”公眾微信號的勇氣,中國人“家丑不可外揚”在這里沒有市場,只有責之深、愛之切。新媒體發展以來,即使欠發達的我們大安康,各級政府利用新媒體傳達政聲、融合民意,勤政與督政之風盛行,頗得人民群眾好評,除傳統意義上的固定互聯平臺,各類移動互聯平臺漸成主角,成為官民溝通的重要工具。
各縣移動互聯平臺辦得風生水起,這也成為各大媒體尋找新聞線索、外來賓客落地伊始了解地方言情的重要入口。除了正面造勢外,敢于自我批評的平臺也很多,這對促進地方工作無疑意義重大。以“石泉港”為例,深切的自我批評,不獨上述一例。媒體監督政府部門工作,引正社會風氣,已是時下國人關心國家大事、發聲地方發展的常態,政府及其工作部門適應這個常態,是理政題中應有之義。面對批評,積極改進和不以為然,恰好顯示出一些單位、部門公關關系溝通的能力和真誠度。
以“石泉港”批評所指,公共場合的文化標識和作品,所錯實在不當,如“柳宗元”錯為“劉宗元”,“朱熹”錯為“朱喜”,李白先生的“我歌獨徘徊”錯為“裴徊”,筆者細瞅微信號上的“留此存照”,竟也發現幾處古詩詞中錯字,亦不禁噓唏。這顯然不是書法講究的“知錯而為”,的確是錯不得當。
安康各縣都有大小體量不一的公共文化廣場設施,差不多也都有書法題壁,這為廣場增色不少。筆者走過其中不少,每至必認真膜拜,十分遺憾的是,幾乎所有見過的地方,總能輕易找出幾處錯訛,的確大煞風景。這,不獨各縣,中心城區所見者也眾。如去年雙創迎驗時,本報曾對城市標識、題壁的文字錯訛多有指出,回頭一統計,的確不能說少。
秀才提筆忘了字,要說也是常情,便忘在個人則無妨,怕的是公然展示于公共場合而不自覺,小則引發笑聲,大則暴露我們對文化的不知不智。錯別字不是小事,在錯別字的背后,暴露出來的是有關單位在進行公眾服務生產時的不認真、不專業,其實稍一用心,即可避免錯訛的出現,更要命的是,有公眾指出而不加以重視,任其謬種流傳,這就是大大的不對了。
目下,我們大安康在創建森林城市的同時,到2016年也要創建成省級文明城市,“文明”僅二字而已,卻特別考驗文化的真偽。近年來,我們各級各部門越來越重視地方文化的發展,以其作為提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抓手,但“認真”、“科學”、“合情”、“特色”恰是文化最要命的內核,推文化必要懂文化,專業精神絲毫不敢馬虎。那種視錯別字為小事,或對公眾指謬不以為然的態度,千萬要擯棄。小事做不好,大事必“日鬼弄棒槌”,此是真言,屢試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