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在平利縣西河鎮采訪“工場化養蠶”,采訪之余與鎮上同志聊天,說到地方如何更好更快發展,有頗多收獲與感想。
地方發展,特別具體到一個鎮的發展,當然首先是要盯準自己的優勢條件與資源,這是一個共識。是跟風跑,還是立足自己的實際,是三兩年就要大見成效,還是甘做基礎性工作,甚至“板凳要坐十年冷”?是樹幾個標桿,還是讓面上普遍受益于改革與發展?在很多時候,這其實是一種帶普遍性的“基層困惑”。
想發展,急發展,想在短時間見功立業,想出人頭地,想走在發展的前列,這些都可以理解,而且把握得當,這就是一種基層發展的正向能量。隨著這些年干部隊伍建設的長足進步,基層領導干部普遍比較年輕,有熱情,有想法,在發展問題上都渴望風生水起,這些都是好現象。
西河鎮年輕的黨委書記對我講,在發展中,他們也曾有很多困惑,比如西河地下資源貧乏,不能開礦建企業,在經濟發展上很難立竿見影;西河相對封閉,現在公路交通條件可能也是全縣最要改進的,進入性較差。但西河在人類新石器時代就有文明賦存,農業條件優良,是農耕時代平利縣有名的“壩子”之一。西河要發展,無論如何繞不過農業去,他們感到這既是優勢也是劣勢。所謂優勢,是他們覺得做好農業有條件也有前景;所謂劣勢,就是在傳統農業因襲下怎樣做好高效農業很考驗人,這個“命門”把握不好,一般性的農業運行可能成為一種落后的力量,邁不開大步。
在鎮上同志的認知和筆者對西河的認識上,感到西河農耕文明的完整性較好,由于資源限制,歷史上未曾發生過大起大落的發展震蕩,相對封閉,使得這個地方的地理風物保持原生態的樣式,農業生產基本在傳統層面運行,這正是西河難得的可貴之處。由于沒有大開大挖,青山綠水保持下來了,由于沒有產業折騰,糧食、蠶桑、養殖仍然有著廣泛的社區基礎,由于封閉,傳統文化的印跡還很濃厚,這些,恰恰都是優勢所在。
鎮上正是基于如此的認識,對西河未來的發展有了具有地域特點的定位與規劃。比如西河四周青山環繞,自然山場飼草資源豐富,歷史上就是有名的草食牲畜養殖地;山間東西二壩土地肥沃,可以說是良田千畝,種糧興桑很有基礎;壩河從兩壩之間穿過,土地、光照、水利條件優越,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好現代高效農業,前景可以遠眺。他們的規劃是,山上實施保護性發展,讓樹留下來,讓草長起來,在合理載畜的前提下,主要發展生態養殖,適度發展白山羊、山雞、梅花鹿等,山下的壩子發展蔬菜、水稻、蓮藕、工場化養蠶,桑田既養蠶也養“桑雞”,水面發展養鴨等,以此發展富硒食品、原生態食品,保持西河壩子固有的田園風貌。而這些都只是產業基礎,最終的產業高峰是原生態農業旅游,建成西河鄉村休閑度假目的地,通過產業錯位布局,讓西河一年四季都有農作文化吸引力,打造“西河老家”文化旅游品牌。
形式上做農業,實質上做旅游,旅游這個“時尚紅線”貫穿發展始終,讓傳統產業現代化。這樣的想法讓人很有贊同感,盡管發展的路子還長,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但這樣的規劃考慮是務實的,體現了決策者的眼光。既想了遠景,也有細節的考慮,比如通過發展農戶旅游服務,在冬天打造“臘月習俗旅游”,殺年豬,打過年豆腐,城里人到鄉下過年,用“過年”和“老家”這些中國人獨有的文化溫情賦彩鄉村旅游,讓“鄉愁文化”在西河根深葉茂。再比如集鎮人口布局上,做好中心集鎮的旅游服務配套,適當保留青山之下、綠水之旁的農家散戶,讓全鎮農家都能有機參與到鄉村旅游經營之中,所謂面上發展點上受益,到“十三五”末,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達到15000元。
西河這個地方集中體現的是陜南“壩子文化”,到西河去用當地人的話講是要“隔山過水”的,偏僻、安靜、傳統,也許正是它的優勢所在。西河鎮上的同志不以開礦、辦企業、做大項目為自己之短,他們有信心做出自己特色,用五年、十年的努力,讓西河以自己的特有風貌呈現于壩河之畔,這種務實的發展態度令人欣慰。
西河鎮的發展辦法的確是老辦法,但老辦法有新內涵,這也許正是最好的、最管用的辦法,在安康鄉村發展中,這或許是一種優良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