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以后,貴州省遵義市連著發生兩起城市居民樓垮塌事件,第一次僥幸未有人員傷亡,之后的第五天,另一處同類事件,人員有傷亡并因此引發大面積輿論熱議。
遵義兩起事件,根子在對城市危房安全排查處理的不重視,6月9日第一次事件后,人民日報曾發文提示重視安全,不要心存“僥幸”,話音未落,事故再現。“一定要有了人員傷亡才能引起高度重視,”,這樣的現象不止于遵義,很多地方其實這樣的情境也存在。因此網絡世界呼吁,搶險救災,我們還有多少僥幸可以依靠?!
自然災害不可抗拒,但人類是能動的,我們可以預防、可以預警,可以避災防險。這些年,各地都在認真做這一工作,預防在先,預警在先,排查隱患,創造了很多有用的辦法。大家有一個明顯的感覺,在我們身邊,那種極端性災害損失越來越少了,災害可能仍然在,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護。
生活在安康,這樣的感受可能更加強烈,這些年安康在防災減災方面,功課做實,有治標的,也有治本的,比如防災方面,我們預警到戶,以鎮為主,各自為戰,積極避讓,避災搬遷等等,都是安康特色的經驗。這說明,我們不提倡違背科學的與天斗與地斗,但主動應對則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
近日,中省市媒體關注嵐皋縣南宮山鎮“五防一體”創新工作,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該鎮創新的“五防一體”,將傳統的防汛防滑、安全生產、應急處置、護林防火、胡蜂防治等工作全部納入防控體系,建立鎮、村、組三級網格化管理,配備專職工作人員,成立鎮、村應急小分隊,實現“一對一”對接,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該項體系,便于統一操控管理,變被動應對突發危險事件為主動發現、預防、解決問題,改變了一名干部同時兼任多個崗位而又職責不明、臨危時亂了腳陣的現狀,避免了應急處置反應不迅速處置措施不力,實現了應急處置的快、準、穩。
“五位一體”這樣的模式,是大思維意識的體現,防災減災往往是一項復合性的工作,牽涉各個方面,單打獨斗有時事倍功半,整合力量共識共動的確是現實情況的必然選擇,這一經驗值得在秦巴山區全面推廣。
冬防火、夏防水,雨季還給地澆水。安康是自然災害頻發區,防災減災是每年都要做的必修課,須臾不敢松懈。我們當以遵義為戒,繼續做好最基礎性的工作,對災害可能性心中有數,有了災情積極主動應對,千萬不要讓“僥幸”打我們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