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同志到貴州考察,首站遵義,參觀完遵義會議會址,又到楓香鎮花茂村調研。農村問題一直是習近平基層調研的重點。
中央對農村工作的重視,近年來呈現不斷加大力度的態勢。農村工作重要,農村發展重要,事關國家戰略全局,事關“兩個百年目標”的實現。而最近的一個目標,是到2020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要全部脫貧,這不是一件小事。而現實情況是,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問題不少,有些問題已制約著農村的長足發展。
農村這問題那問題,起關鍵作用的問題則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中,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又是關鍵中的關鍵,是重中之重的問題。
今年6月初,全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召開,劉云山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對于解決農村發展中的“組織作用”的根本問題,中央再次開出藥方,那就是要堅定抓好農村黨的建設。
中央為何屢屢聚集農村基層黨建?因為影響農村發展的現實問題不少,基層政治生態破壞已是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作為基層黨組織,甚至是“兩委”,“說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不少黨員缺乏必要的政治覺悟和正氣,黨員與非黨員一個樣子,甚至一些地方,好事情都壞在黨員身上,黨員落后于群眾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加之一些地方宗族勢力干擾村務,黑惡團伙左右基層公平正義,基層腐敗消彌群眾信任,很多發展的工作難以落實,群眾生活無改善,地方發展無動靜,年年山河依舊,廣大群眾奔小康的熱情和希望不高。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習近平多次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號在基層,必須把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
6月全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明確指出,農村黨建要重點抓好三類人,讓關鍵的少數人發揮應有作用,抓住牛鼻子,四兩撥千斤。
首先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帶頭人,是村黨支部一班人,村委會一班人,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堡壘作用、戰斗作用有沒有,全看支部。選好調好黨支部書記,是最突出的問題。
其次是大學生村官。大學生到農村去當村官,是我們基層政權建設的一項創新,年輕大學生有知識,思維觀念新,與農村少有根根絆絆的糾結,有利于客觀看待問題,公平解決問題。實踐證明,有志基層工作的大學生在農村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第三是選派到農村的“第一書記”。這又是一項重大創新,其力道強勁,目標明確,作用明顯,針對性極強。“第一書記”下到村上,就是集中力量解決黨建關鍵問題,他們帶著使命來,帶著政策要求來,他們的作用發揮好了,有倍數效應。
有人把這三類人稱為“三劍客”,體現了帶動性、主導性和戰斗性。用“三駕馬車”來形容可能更為貼切。此“三駕馬車”,實為同駕一輛馬車,第一書記駕轅,支部書記和大學生村官拉套,三個合力,拉動村級組織的“馬車”向前走。
與全國形勢一樣,“三駕馬車”的態勢在我們安康也正在建立之中,這種態勢,非常有利于我們集中力量、盯住關鍵的改革發展穩定問題,求得長足突破,盡快改變農村發展中諸多不適應、不協調、不聚合的問題,讓量大面廣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活躍起來、亮麗起來。
發揮“三駕馬車”團結、合心、合力的作用,有許多基礎性工作要做要補課。現階段農村之所以問題多、復雜性明顯,都是因為農村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瓶頸期”,政策與市場融合,集體與個人兼顧,新組織新力量打破舊有的平衡,發展方式激烈變革,很多事情不能拿老眼光看,很多道理也不能拿老標準套,要變革,要適應,要創新,這些都是要解決好的基礎性工作。好的機制正在建立,三匹駕轅拉車的駿馬能不能不辱使命,把農村這輛重車拉動拉好走遠,的確還需要強化自身能力建設。好的培訓提高機制、好的目標控制機制、好的監督考核機制、好的政策保障機制,都有很多事可以做必須做,只有機制得以良性建立,全局工作才可能在健康持續的軌道上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