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來,對于中國經濟的觀察,無論是國內視野,還是國外視野,都把投資變化的觀測目光無一例外投向民營投資持續回落上。從數據看,前四個月,中國民營投資增速被腰斬,從同期的13.6%跌落至5.7%,這是自2012年以來從來沒有過的情況。
市統計部門元至4月的統計數據表明,盡管我市固定投資增長仍然高達25.8%,高于全國,領跑全省,一二產、工業、基礎設施等均呈現強勢上升態勢,但民營投資意愿不強,民間投資拉動作用繼續減弱,則又讓我們憂慮不已。元至4月,全市民間投資完成78.79億元,增長2.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比全部增速低23.5個百分點。數據的冰冷與現實的嚴酷兩兩對應,加深了我們對經濟轉型期下行壓力的切膚感,也引發我們對安康實體經濟投資活躍度的關切。
多年來,投資一直是中國經濟的定海神針,在長期投資中,民營企業的投資一直伴飛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民營經濟特別是投資的陰晴,總是在第一時間反照出經濟生活的重大變化,說民營投資代表社會資本的活躍度,進而判斷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調控的走向和能動力,這不是夸大其詞。一個長期研究觀察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專家曾說過這樣一番話:越是民營經濟發達的地方,老百姓越是富裕,貧富差別越小,社會治安越好,好人好事越多,社會發育越成熟。我們說,民營經濟活則地方經濟活,這是基本規律判斷。
今年5月下旬,國務院派出九個專項督查組分赴全國18個省市區開展了為期10天的民營投資專項調查。27日至28日,國務院第四督查組蒞安督查,與我市40多家民營企業座談,面對面溝通交流,了解民間投資政策法規落實情況、政府管理服務情況、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等內容,聽取民營企業對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增長的意見和建議。安康民企的問題和全國700多家民企調研樣本所反映出的問題,都是2005年以來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其中環境與服務顯示是點擊最多的選項。
民間投資持續回落,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從經濟心理上看,不外乎是投不起、不敢投這兩大顯性問題。國務院督查帶回的問題有媒體統計為四大類:一是屢遭“白眼”頻“碰壁”、公平待遇難落地;二是抽貸斷貸現象突出,融資難仍然普遍存在;三是門好進臉好看事不辦,審批繁瑣依然突出;四是成本高負擔重影響企業投資意向。督查組帶回的問題更明確,數據化、現象化、實例化,都指向民營投資目前還面臨的種種困境。
國務院為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先后在2005年和2015年頒布新舊36條意見,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起到了松綁、增容、添薪的巨大作用,促成了民營經濟在新形勢下加快轉型升級。但不能忌諱的是,這兩個“36條”的落實在各地實施中大有折扣,存在問題很多。
這次國務院化大力氣抽調強勢人力督查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落實和政府服務,其目的就是要再下功夫從根本上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特別是軟環境問題,相信督查的善后是強勁有力的,一些強硬的配套措施會集中實施,我們因此對民營經濟的再次起航抱有信心。
安康的民營經濟對安康新時期以來的經濟騰飛,奉獻了光和熱,對安康社會發育的正向作用不可低估。安康的新發展,仍然有賴民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安康民營經濟如何跟上全國發展步伐,既考驗政府智慧,也檢驗民營企業的定力與志向。其實,安康經濟發展形態,特別適合民營經濟發展,從國務院督查的重點領域,我們就可以深切感受到,這些重點與安康發展的主要方向和著力點高度契合,如創新性生態環保投資運營機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運營農業和水利工程,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投資運營市場化,改善和完善交通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加強能源設施投資,推進信息和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投資多元化,建立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等等,這些方面也都是我們安康的努力方向,很多是我們正在做的工作,更是安康未來創新的著力點。
改善民營資本的市場準入,即全面實施負面清單制度;抓住關鍵環節建立市場與公益相融相通的利益機制,進一步搞活PPP項目投資,讓民營資本真正能進來、能建設、能收益;深化農村改革,激活農村經濟融合發展機制,特別是把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搞活,把農民資產收益權搞活,從政策層面加快推進安康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特色經營、功能經營,進一步促使農旅融合、文旅融合向安康鄉居旅游的優勢資源傾斜;著力強化經營創新,構建安康中心城市文旅投資資本渦,引發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城市經營;進一步面對投資服務的迫切要求簡政放權,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辦事審批效率,引入第三方評估,讓環境再優化些,讓服務再到位些,真正從體制機制和政策上為民營企業大膽投資創新轉型升級營造實實在在有含金量的建設經營環境。這些理性把握,都將能引導安康民間投資重新激活,煥發生機。我們必須認真做好掘池引水的工作,把安康的投資池做大做活。
市場與政府從來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兩只同等重要的手。在安康,左右民營經濟成長命運的,不僅是政府一只手,市場的和企業的一手,同樣重要。安康的民營企業,如何理解和順應安康“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民生為本的追趕超越、綠色崛起,如何在安康的“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重點任務中,找到自身發展的新機,同樣考驗民營企業的智慧和毅力。比如,有資料顯示,全國一些典型地區房地產去庫存的消化月數為30個月左右,我們安康的實際數據會更高,這個巨大的基金池牽制了安康民營經濟相當大一部分資金量,如何眼光放遠,多措組合,把房地產庫存有機去掉,回籠資金促轉型升級,就是安康民營企業要盡快邁過去的一個大坎。在這個方面,政府樓市新政的落實是一個牽引力,而民企的主動發力、主動突圍則是決定性因素,需要民營企業在更大發展視野下敢于承當下行壓力,盡快適應轉型期的巨大考驗。
■ 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