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濤
兩年前,安康發展增速開始領跑全省,很多人不適應甚至不相信。今年一季度,安康在全省追趕超越綜合考核排名位居第三,有人又開始憂懼安康發展減速。其實,風物長宜放眼量。正如省委書記婁勤儉在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上參加安康代表團討論時指出的:安康近幾年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許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就能不斷加快追趕超越步伐。
安康最缺的不是資源,不是資本,而是堅持綠色發展的戰略定力和自信。定力源于自信,自信源于自覺。我們一定要有綠色發展的自覺,要有區位自信、戰略自信和發展自信。獨特的市情、區位和生態優勢,已讓安康被納入數個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國家生態文明綜合改革試驗區、國家富硒產業基地、國家全域旅游發展示范區、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和秦巴物流中心,建設“秦巴明珠”生態旅游城市,這是安康發展既定的目標。如何才能實現這些目標,當然需要埋頭苦干實干,也需要更多的自覺,更多的自信,更寬廣的視野。
安康的優勢在生態,責任在生態,出路也在生態。發展生態經濟,就是為了“養活一方人,保護一江水”,實現可持續發展。國家將出臺《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我市也在制定“漢江生態經濟帶(安康)發展規劃”和“安康湖城一體發展規劃”。有人說,“規劃規劃墻上掛掛,帶不來多少真金白銀”;“安康的優勢說得好聽,生態美又不能換錢花,‘三區兩帶’結合部,其實就是邊緣地帶,哪會有什么大作為”。前一種言辭,不妨看作是一種鞭策;而后一種認知卻很有市場,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干勁和信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話固然不假。但若躺在漢江看漢江,既不上岸,更沒站在“秦嶺之巔”謀發展,很多發展機遇必定會從我們眼皮子底下不斷溜走。看一個區域的發展,必須放眼全國乃至全球,必須要用發展的眼光。無論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形成的中國三大經濟圈,還是所謂世界三大都市圈,在某種程度上說都是海權經濟的碩果,我們僅看到這圈那圈而妄自菲薄是沒有出路的,更何況我們絕不能走那種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雖然我市脫貧攻堅、生態環保和全面小康的任務十分艱巨,但若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肯拿出繡花的功夫,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戰略,就能打贏脫貧攻堅等三場硬仗,就能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比如安康高新區,走出傳統的藩籬,培育新動能,構筑新高地,就有萬千新氣象;再如“陜茶一號”、“真硒水”和陽晨牧業,換一種思路就能創造一種新生活,還是那方山水卻能激發新活力,走出這片大山就彰顯出安康的新形象。再看“一帶一路”和“互聯網+”等戰略,正在給世界帶來超越海權和陸權的全球化發展新機遇。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給世界和人類發展提供的共建共享中國方案。省黨代會確定的“五新”發展戰略,將開啟追趕超越新的征程。今秋黨的十九大,更將掀起中國巨輪揚帆遠航的長波闊浪。在全新的發展坐標中審視安康的發展,安康將擁有全新的發展空間和平臺。
江淮河漢,漢江居其一。漢江及漢江流域不僅成就了漢朝、漢族和漢文化,如今還是我國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地。漢江與中華民族的命運如此緊密地相連,讓生長于斯的人民倍感自豪。因漢江梯級開發,在安康市城區周邊將形成西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水面,碧波浩淼,湖城一體,人們已親切地稱之為安康湖。有人說,安康湖和丹江口水庫,是美麗中國的一雙大眼睛。但從人文血脈講,若把漢江比作中華民族的臍帶,安康湖更像是美麗中國的肚臍眼。漢江生態經濟帶已成為貫通我國東西南北的區域經濟帶,更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生態經濟示范帶,還將成為事關民族復興和國家長治久安乃至全球發展的重要經濟帶。安康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秦巴明珠”,成為“一帶一路”上的交通大樞紐和湖城一體的大城市。若問有多大?現在還難以想象。
傳統的經濟發展存在“四重四輕”的弊端:重外輕內,即重視外部資本投入,輕視內部資源整合,發展難以持續;重經濟增長,輕資源節約和環境改善,資源環境難以承受;重企業引進,輕自主創新,發展缺少內生動力;重經濟建設,輕社會建設,人民群眾難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康的生態經濟強市建設,正在努力克服這些弊端。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在實現轉型升級,穩中向好的態勢明顯。本月中旬將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帶來柳暗花明的新境遇。我省正在全力打贏精準扶貧脫貧、生態環境保護、規范市場秩序三場攻堅戰,我市在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的征程中,各縣區各部門都在出實招用全力,全市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非公有制經濟占比、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等五項指標增速仍居全省第一。只要我們堅持“四個注重推動”,即注重推動經濟社會朝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方向發展,注重推動科技創新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注重推動安康經濟社會進入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注重推動經濟社會進入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良性互動的發展軌道,安康的發展就一定會更快更好!
(作者系市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