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脈是一座城市的臍帶,是城市性格和氣質的鮮明特征。避免城市在過快過熱的開發建設中,因為缺少文化的滋養而肌體皸裂,在工業粉塵的長期籠罩下患上城市 “塵肺病”,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疏浚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化潛流,就像守護碧水藍天一樣守護好城市的文脈。過去五年,安康文廟,安康劇院、安康博物館、“藏一角”博物館、西城閣、龍舟文化園等一大批市級文化設施項目先后建成,成為城市一景,文化正點點滴滴地浸潤著城市肌膚。
安康博物館是土生土長的文化建筑,與其說是安康的“城市會客廳”,倒不如說是一簇根植人心的文化種子,和眾多的文化設施一樣,豐茂成安康的文脈體系,這是一座城市的福祉,是百姓的福祉,更是子孫后代的福祉。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它能復活歷史,也能傳承歷史,安康博物館就是將歷史記憶放牧在鄉愁田園,在有限的空間里,讓我們無限感知和接近歷史,在一程接著一程的參觀中,頭腦中有了歲月的畫面感,有了文化和靈魂觸碰的回響,仿若回到過去,這才是沁人心脾的鄉愁,這才是我們對這座城市最深刻地閱讀和理解。
采訪中,領銜這項工程建設的文廣部門一再強調,安康博物館之所以落成今天這般模樣,是各部門集體力量在文化事業建設中的生動實踐,這說明這座城市對文化的鐘情,對文脈的虔誠守望。據此說來,光芒閃耀的魯班獎杯,不單單是對工程建設規劃的最高褒獎,也屬于對尊重和敬畏文化的人,說到底,文化建設的“魯班”是一群人。在更大范圍來審視這一獎項,深層次地去消化吸收這一精神,對今后其他領域的建設提供經驗積累,這也是文化建設的貢獻所在。文化就是這樣,在傳承和反哺中提升一座城市的精氣神,沒有什么能像文化的力量能如此真切地直抵人心。文化的高度決定城市發展建設的格局,體現在城市主人對文化的維護和踐行。
文化功能是一座城市的主體功能,文化建設的權重體現了執政者的情懷和視野,“十二五”期間,我市文化建設總投資12億元,其中市級文化設施項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5億元。對于尚且未脫貧摘帽的安康而言,這無疑是決策者權謀再三的智慧表達。當文化成為一種信仰,富起來的不光是經濟表層,更是百姓的精神世界,也讓城市的文脈和我們子孫后代的血脈相依相通。我們都是文化的受益者,也理應成為城市文脈的守護者,傳承者。文化的高度不可估量,這座城市需要文化,我們需要生存在有文化底蘊和膚色的城市里,在今后,會有越來越多類似安康博物館的文化項目出現在城市一隅,成為我們心靈落腳的地方。 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