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靜
農產品進機關單位,幫助貧困群眾消化優質土特產,這種消費方式不僅有溫度,而且有情懷,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幫扶,不失為可以復制和推廣的好做法、好經驗。
近年來,我市通過搭建電商平臺,開展農產品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有關部門甚至在更大范圍內推介來自貧困山區的農副產品,實現和市場有效對接。毋庸置疑,這種因勢利導地緊密幫扶關系,相較于“直接給錢式”扶貧,這種方式尊重市場的經濟規律,打破了傳統扶貧的單方模式,一方面能激發公眾的責任感,調動起最廣大的社會力量,另一方面可以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使他們通過勞動獲得有尊嚴的、持續的收入。這種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新型扶貧模式,要走得更遠更穩,必須動員一切力量,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常態化、規;氖袌鲂袨。
此外,要讓貧困群眾生產的農產品進入市場,需要各方聯動,搭建順暢的交易平臺,在貧困戶和消費群體之間,建立起常態化、規模化、便利化、規范化的交易機制,激發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不斷擴大消費規模。要在全社會倡導并踐行這種共享共贏的幫扶模式,須加速推進供給側改革,既要解決渠道可追溯,還要實現品質有保障,努力實現穩定地消費關系。
消費扶貧,就是一種社會責任感的有效轉化,我們期待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從田間地頭進入城市廚房,成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重要載體,也讓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收獲和感知滿滿的社會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