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省委、省政府日前印發的《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做好“三農”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提出“推廣漢陰縣‘鎮園產業聯盟’做法,形成園區、企業、農戶利益聯結新機制” 。這標志著漢陰縣探索成熟的“鎮園產業聯盟”模式通過省委“一號文件”向全省推廣。此前,“鎮園產業聯盟”模式被多家中、省、市媒體重點報道,并得到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專家學者的肯定。
從基層探索到理論研究再到全省推廣,“鎮園產業聯盟”模式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回到實踐,它經受住了考驗,被證明是契合當前農村新經濟發展實際的好機制。“鎮園產業聯盟”模式在土壤中發芽、在田野里結果,這種“土性”決定了它的適應性和生命力,為進一步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豐富的思考和啟示。我們認為這些啟示中首要的一條便是要找準“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黃金結合點。
農民發展產業擔心市場,不知道種什么、產品銷往何處;而農業園區想擴大規模,卻不知道基地往哪里發展;加工企業有原料需求,卻不知道哪里能供給。這種信息不對稱現象其實是很多地方產業發展的痛點,漢陰縣搭建起鎮園產業聯盟平臺,通過一本項目對接指南、一套對接溝通機制,實現全縣各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與各貧困村信息互聯互通、無縫對接、實時共享。
在這個產業信息資源聯結新平臺上,鎮級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發揮著關鍵的橋梁作用。在產業發展初期,政府充分發揮公信力和信息網絡優勢,增進企業與農戶的親近感、信任感,營造良好的溝通、合作環境。在發展過程中,加大各產業基地發展現狀、參與各方契約履行、收益分配、股金分紅等方面跟蹤力度,防止出現雙方互信機制不健全、利益關系不穩定問題。同時,通過“鎮園產業聯盟+”行動,用好用活獎補政策,做好配套服務,解決產供銷等方面存在的難題。
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提供了平臺、信用和信息,但并不干預市場主體具體經營行為,也不干預農戶的具體生產行為。在“鎮園產業聯盟”模式的實踐中,政府回歸平臺作用、媒介作用、服務作用,通過優化制度供給,在服務和監管上做加法,從而激發了市場活力的乘數效應。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現代經濟發展最缺的不是資本、人才,而是制度供給,經濟欠發達地區在制度和政策方面往往存在更多短板。“鎮園產業聯盟”模式的實踐也說明,一個科學合理、務實管用、便于執行的好機制、好政策,所釋放的紅利是巨大的。所以一個積極有為的政府,不應大包大攬,而是應該當好制度供給者,做好“放”的減法,把不該管的交給市場,同時做好“管”的加法,不斷提高制度供給、政策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的效率和質量,通過“有為政府”推動“有效市場”的形成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