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安康易地搬遷是一場巨大的社會變遷和生產力的自我革命。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二五”以來,全市農村易地搬遷安置工作成績突出,九十多萬人通過易地搬遷改變了生產生活不良狀況,搬遷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30%、占全省搬遷總人口的40%。秦巴搬遷唱大戲,安康故事最壯麗。隨著近百萬人告別山高路遠、地質災害,搬進安全、整潔的集中安置區,易地搬遷工作重點已從搬遷入住為主,轉入以做好后續發展為主,安康進入了“后搬遷時代”。
易地扶貧搬遷事關廣大群眾民生福祉,事關生產生活可持續發展。搬得出,看力度;穩得住,看根本。如何讓這些搬遷群眾在集中安置社區盡快融入,適應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巨大變化,是一項長期工作。全力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發展工作,著力破解搬遷群眾“適應難”“融入難”“致富難”等問題,是發展必然,更是現實課題。從“三難”破解出發,有效推動易地搬遷群眾營建新社區、發展新產業、實現新就業、適應新生活,檢驗安康整體發展效能,考驗安康決策者組織智慧。進入新時代以來,市委市政府從現實關切出發、著眼人民生活保障、推動“三農”平衡發展,把“后搬遷時代”提到戰略高度來認識和把握,積極部署各項改進措施,體現了安康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新布局和工作創新。
在歷史實踐探索中,我市堅持把易地搬遷安置作為山區貧困群眾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生活水平戰略決策和有效行動,綜合施策,持續發展,繪就了秦巴山區向貧困開戰、更好發展自己的生動時代畫卷。作為安康開啟農民新生活的現實機遇、推動“三農”發展的重要引擎、決戰脫貧摘帽的關鍵舉措,安康全方位搭建實現群眾易地搬遷就地就近就業增收舞臺,確保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確保農村新社區充滿生機活力,確保農村可持續發展,實踐證明效果十分明顯。這次全會以市委一號文件印發了《關于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這是做好“后搬遷時代”各項工作的重大制度設計、政策強化和重要工作遵循,必將深刻影響安康新“三農”各項發展工作的深入開展。
落實好“后搬遷時代”各項發展工作,貫徹好市委“一號文件”要求,關鍵是要充分認識到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發展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增強各級領導干部面對社會生活變革帶來的風險意識,和社會治理危機的預判能力,把后續扶持擺在關鍵位置,重點關注、精準施策、破難攻關,推進全面協調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著眼當下和長遠,切實解決好誰來扶、扶什么、怎么扶的問題,要“扶上馬再送一程”,始終把群眾的安居安業的責任拿在黨委政府手上。要加快構建精干高效的基層組織體系、穩定增收的產業就業體系、便民利民的權益保障體系、功能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安定有序的社區治理體系,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穩固全面小康根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尤其要緊盯新情況,創新社區管理服務機制,有序促進搬遷群眾適應新環境,創造新生活,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搬遷群眾的民主政治權利、合法經濟利益和社會生活權益。要狠抓產業、就業帶動增收,有效推動新型市場經營主體與搬遷群眾建立形式多樣的利益聯結機制,讓搬遷群眾更多分享產業發展紅利;要從精神層面開展新風塑造,培育和涵養安置區向上向善文明新風,促進搬遷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文明習慣、精神狀態,盡快融入新環境、樂享新生活。
面對新一年發展的新形勢、新目標,安康追趕超越的整體性、統籌性、系統性、平衡性要求更加明顯,全市摘帽后的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后續扶持更要立足現狀、主動作為,既要實現穩定脫貧,還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協調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既要堅持市場導向,也要統籌各類政策扶持;既要調動廣大群眾主觀能動性,也要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支持?傊褪且鞄悯r明地通過綜合用力、點面結合,唱好安康“后搬遷時代”發展協奏曲,匯成多聲部,形成立體聲,把脫貧攻堅后續扶持、鄉村振興重點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機結合起來,努力讓安康易地搬遷群體享有發展成果、讓易地安置社區成為善治典范,讓安康“新三農”成為最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