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拐棗并非“舶來品”,在旬陽,在我市其他縣區的山山峁峁,隨處可見單株或者成林的拐棗樹。這些和桃李橘柑一樣尋常的果木,如今被旬陽大規模栽種在田里,以面積、產量和品質取勝的同時,也熱銷至韓國、日本等一些國家,一枚尋常小果真正成了大氣候。究其緣由,在將這項傳統產業做大做優做強做專的眾多因素中,一份產業培育的專注和堅持尤為重要,也尤為可貴。
什么是脫貧攻堅的富民產業,什么又是鄉村振興的添彩產業?話語權和決定權應該交給農戶和市場。誠然,政府的主導和扶持能決定產業發展的方向和走勢,但產業對農戶和市場的吸引力,則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檢驗期。實踐證明,旬陽的拐棗產業讓農戶和客商在黃土地上實現了一次握手,在更久遠的發展規劃中,拐棗也從田間地頭走向研發中心、生產車間和廣闊市場。毋庸置疑,一株株拐棗樹是名副其實的“搖錢樹”,有著清晰的市場能見度,也同樣得到群眾的認可和接納。有了這些,這項產業就有了活力和熱度,就會枝繁葉茂,茁壯成長。
旬陽拐棗能成大器,唱出一臺精彩的鄉村振興大戲,讓我們再次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能扎根本土的產業,才是有生命力的產業。反觀旬陽發展拐棗產業的秘訣,其實方法很“傳統”,就是在政府的扶持引導下,以龍頭企業培育為帶動,以基地建設為依托,以科技研發為核心,使其成為工農互動的支柱產業,脫貧成果的長效產業,區域特色鮮明的優勢產業。但必須肯定的是,在產業發展培育的過程中,一直沒走回頭路、“斷頭路”,而是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全流程給予配套服務,甚至,農技人員蹲在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指導農戶。與此同時,縣上領導外出對接市場,讓農戶省去不必要的后顧之憂,能安心發展產業。這種精細分工,讓政府、農戶和市場緊密抱團,切實增強拐棗產業對接市場的韌勁和后勁。
在深入基層采訪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是政府、農戶和企業對發展拐棗產業的樂觀和執著。通過“基地+”“支部+”“合作社+”“市場+”,真正讓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旬陽在選擇長效富民產業時,摒棄了“外來和尚會念經”的盲目狂熱和迷戀,而是堅信這個土得“掉渣”的傳統產業,只要投入精力,只要持之以恒,只要不離不棄,就一定能夠站穩市場,也一定能夠讓百姓嘗到甜頭、看到希望、從中受益,并由此建立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恒心。
在發展新業態、新經濟,培育新產業、新模式的同時,不能只停留在口號和概念上,也不能只圖一時的洋氣和熱鬧。否則,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曾經耳目一新的新品種,終究曇花一現,不但影響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而且也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只有精選、優選出具有市場潛力的富民產業,育優扶壯,做大做強,做出規模和特色,才是王道,才能走得穩健和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