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2017年以來,我市結合陜南地域特色,立足生豬、茶葉、魔芋、生態漁業、蠶桑等五大特色產業,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統攬,以“三變”改革為抓手,以黨組織為引領,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不斷盤活農村資源資產,農村集體經濟快速起步,加快從“被動輸血”向“主動造血”逐步轉變,從依賴財政轉移資金向自主積累發展逐步轉變,呈現出主體多元、業態多樣、形式多變的發展趨勢,新興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廣大農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增收。
尤其是助力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我市著力構建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新型多元“經營體系”,形成了“大產業、大配套、全產業鏈”的發展思路,通過政策引領、優化環境、搭建平臺、金融創新等舉措,累計建成各類現代農業園區1340個,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90家,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342家,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299個,示范家庭農場398家,培育產業聯合體66家,產業聯盟35個、產業聯合社93個,認定職業農民12491人。一連串數字背后都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身影和貢獻。
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我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體量還不大,發展水平還不高,目前起步快、發展好的良好勢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之前底子薄、基礎弱,不過好在平穩起步,快速發展,已經為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階段性任務,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市委、市政府充分認識到其發展的長期性、可持續性,在全市范圍內鼓勵創新、善于總結,率先從機制和體系上發揮政府主導、頂層設計等宏觀層面的作用,做足了規范政策配套、村級資產管理和黨建引領村集體抱團發展等基礎性工作,取得了推進改革,破解難題的階段性成果。
我們還應看到,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有其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客觀發展規律,在發展中不可能一帆風順和一蹴而就。對此,相關部門已經有了清晰的認知。記者了解到,我市農業部門經過調查調研,客觀分析了我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現狀,認識到還不同程度存在著發展后勁不足、不平衡、運行機制不活等諸多困難和問題。對此,相關部門已有一系列的舉措和配套政策正在醞釀研究中,以供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決策。
久久為功,方得始終。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只要牢牢抓住地域特色,始終保持發展定力,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在鄉村振興中,綠色山川,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