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一個地方產業,有悠長的發展傳統,必定是富有資源特色、具備現實基礎、市場接納性強、投入和效益明顯的好產業。好產業需要持之以恒抓,形成產業鏈形態,在補鏈、優鏈、強鏈的產業推進過程中,將其做成當家產業、可持續增長項目。過去在我們安康的產業發展經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茬接著一茬干,讓優勢產業、優秀產業發展成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都是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的好做法、好傳統。
7.3萬畝優質桑園,1萬戶養蠶興桑,20個億的總產值,從一產出發,興水揚波深化至二產,直至更好融入三產,以文旅、農旅、桑旅融合為抓手,農業、工業、第三產業有機結合,文化、旅游、鄉村融會貫通,環環相連,絲絲入扣,既傳統又現代,一躍成為石泉六大產業鏈之一,且穩居C位。一個根基扎實、富民強縣、遠景燦爛的鏈條由此形成,且呈現出清晰的收獲圖景。這就是石泉縣蠶桑產業化建設的歷程和成果,是安康產業興縣的典型。
產業鏈是可持續發展的背書。強鏈延鏈補鏈,既是新興產業發展本身的邏輯關系,也是傳統產業升級的固有內涵。從發展脈絡可以清晰地看到,石泉的蠶桑產業,在堅守資源優勢的基礎上,把產業信心、產業前途建立在順應蠶桑產業發展本身規律之上,不斷夯實產業基礎,拓展產業內涵,優化和豐富產品結構,完善一系列產業政策,推動總體降低生產成本,在科學合理即新發展理念中延長產業鏈,在與市場同步中強化產業競爭力、市場表現力、產品變現力?梢哉f,蠶桑產業化是綠色石泉建設成功的范例。隨著“鎏金銅蠶”的聲名鵲起,給了這個產業更多新動能,特別是文化動能。將蠶桑產業納入產業鏈首鏈,則是石泉縣支柱產業、主導產業建設新的高度、新的引領方向、新的產業標志,必將在新時代迎來新的更大發展。
從全市眼光看,石泉蠶桑產業化發展也是安康產業轉型升級現實清晰的借鑒和啟示。產業鏈該如何選擇?如何打造?判斷一個產業鏈是否扎得深、立得住、走得遠的標準,不是有多宏大、多洋氣、多高端,而是是否基于現實、立足實際,是否底盤穩當、動力強勁。與市場接軌、與國際接軌、與時代接軌的前提,是與地氣接軌、與民意接軌、與縣域經濟當前的困境、挑戰與機遇接軌,于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從鄉土出發,一腳踏在鄉愁上,一頭踏在市場上,一手情牽農民兄弟抓好生產,一手相握市場讓資本之力浸注鄉土,這是選鏈的基礎,也是強鏈的力量。石泉蠶桑產業作為“首鏈”精心打造,既是因勢而動,也是順勢而為,這種強大根基之上的產業鏈,才有生命力、發展力、影響力。
蠶桑這根針,能在石泉串起萬條線,由小做大、由弱做強,做成每個鄉鎮、每個村都有的強勢產業,還有一個明顯的因素,那就是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任接著一任干。發展要可持續,發展理念必須可持續,不因人員調整而更改,不因市場波動而折返,久久為功、善做善成。石泉對蠶桑產業的支持和引導,是實時落地說了算定了干的,是精心籌謀拿出真金白銀的。從上一任到下一任,從這一屆到下一屆,從政策、人力、財力、技術等諸方面的一攬子助推,才支撐起這個行業的精氣神,為其站得更高、走得更遠奠定堅實根基,才能把一粒粒散落的珠子串起來,使其成形、成鏈、成氣候、成格局。
“看了石泉池河鎮的明星村,感覺鄉村振興大路寬廣、希望在前!”這是不少親歷者的感受與評價。誠然不能十個指頭一般長,但村村都有可能是明星。無論是持之以恒發展蠶桑產業,還是費心盡力打造蠶桑產業鏈,目的和意義都只有一個——富民強縣、追趕超越。換言之,產業鏈不是概念,更不是意念,只有真正因地制宜富民強縣的產業鏈,“鏈”起來才不會勉強,不會生分,才有價值和明天,正如石泉的蠶桑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