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十八屆六中全會的精神引發了輿論的強烈反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反腐制度化”等話題引發熱議,作為基層干部的我也耳濡目染,感覺到有著90多年歷史的中國共產黨,又站在了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新起跑線上。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官員在辦事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有沒有好處、出了問題會不會跟自己有關系等等之類。在面對一些復雜問題時,有的干部為了求自保也退居二線,不敢擔當,這其實也是一種腐敗。然而全會的召開,明確了“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方針政策,那就要求全黨干部要以“君子”品格嚴格塑造自己。要有以德為先的立身之本,要有說到做到的誠實守信,要有勇于擔當的無畏精神,要有清正廉潔的自律底線。這些都應成為當下黨員君子品格的應有之義。
孔子曾經說過:“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鬃友壑械木,是肩負著無限道德感和責任感,是德行和操守的守護者,儒家文化中高度重視君子品格的養成,而中國人又多受儒家文化浸潤影響,所以作為炎黃優秀子孫的中國共產黨人,最有責任把優秀的文化精神和德行品格繼承下來。塑造黨員的君子品格,不僅有利于塑造良好的黨員形象,也有利于拉近黨群關系,事關大局,不可小視。
首先,黨員干部要立“德”。“君子”的品格中,位居首位的便是“德”,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共產黨人重視德行操守才能更好地貼近群眾,領導干部重視德行才能“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正是如此,“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成了我們黨長期堅持的選拔干部的標準,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若是失德失行,就會給黨和國家形象造成損害。德行對于每一個黨員來說都十分重要。儒家講人生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都是德之所在,徳之所存,共產黨員應當保有這“八德”,塑造新時代的良好黨員干部之風。“一德以立而百善從之”,黨員干部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加強自身修養,加強理論學習,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上級的各項決策部署看齊,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依法用權依法行政,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其次,黨員干部要立“信”。什么是干部?有人說,干部是官,烏紗帽下兩片嘴皮子翻一翻,話語上自是滔滔不絕,邏輯上也是嚴密緊湊,措辭上更是工整華麗,是以當干部就要有好口才。然而,光憑三寸不爛之舌,真的就能說服群眾么?只說不做能帶領群眾嗎?不開花結果能讓群眾跟著黨走嗎?干部如果脫離了群眾,其言論不僅難以獲得群眾的共鳴,甚至會站到群眾的對立面上。這樣的干部,縱有高譚變白馬,雄辯塞飛狐的絕妙口才,也難將口才化為口碑。干部的話能不能說到老百姓的心坎里,關鍵在于干部的心里有沒有裝著老百姓。有的干部只圖廣播里有聲音、報紙上有新聞、電視上有形象,官架子繃得四平八穩氣勢十足,老爺腔擺得抑揚頓挫、擲地有聲,對群眾的所需、所急、所想卻一問三不知。這樣的干部,怎么能做好人民的勤務員,怎么能當好一方父母官?與群眾溝通,不是會講幾句土話方言、能編幾個詼諧段子就能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而是需要在思想上站定群眾立場,用群眾思想指導自己的言行,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干部的群眾方針才能落到實處。黨員干部必須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應新形勢下的要求,調整心態,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實實在在的解決人民群眾的問題。
第三,黨員干部要立“責”。此外,作為黨員干部,勇于擔當,積極作為,這是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責任重于泰山,事業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不熟悉、不了解的東西越來越多,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難度遠遠超過以往,為政者在處理各種問題時,難免會走彎路,甚至走錯路,但“身正不怕影子斜”,為人做事只要站得穩、坐得直、行得正,依法依規做事能有什么危險呢?要是沒有擔當,不作為,那當然會遭到人民群眾的指責,這樣的官員才會覺得“為官不易”。當然,勇于擔當,積極作為,也要求為政者堅持原則、認真負責,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幟鮮明,敢于較真碰硬,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不斷提升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不至于淪落為匹夫之勇,胡亂作為。
第四,黨員干部要立“廉”。 “清廉”,顧名思義,就是清正廉潔。“清”就是為人處事清清白白;“正”就是秉持正義,樹立正氣,做人做事堂堂正正;“廉”原意為“從廣兼聲”,就是廣聽民聲,兼聽則明,引伸為是非分明;“潔”就是廉潔從政,干凈干事。我想,對這四個方面誰都能理解。問題在于,要求做到“清廉”是對誰而言的,是對普通老百姓說的嗎?不是。“清廉”是對人民公仆而言的,尤其是對各級為“官”者即領導干部而說的。有的黨員干部一聽講“清廉”,就認為自己既不是領導,也不是什么大官,又不掌什么權,認為“清廉”問題與己無關或相距甚遠,把自己排除在“清廉”之外。這種思想認識是不正確的,也是很有害的。其實,從廣義上講,政府機關的每個公務員、每個層級領導的工作崗位都是一個“權”,只不過層次高低、權力大小而已。因為辦事有程序,而程序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種“權”。張德江同志指出:“權力是把雙刃劍,為民則善莫大焉,為己則大禍臨頭。”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如果不是這樣看待問題,不引起警覺,說不定哪一天自己就會掉進“泥潭”而難以自拔。因此,深刻認識“清廉”二字的含義,對我們每個黨員干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黨員干部要切實增強黨章和紀律意識,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守紀律底線,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意識,時刻牢記越過底線的嚴重后果,始終警醒自己堅守底線。只有通過立規加強他律,讓黨員干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線,才能讓“德”真正立起來,才能明確行為的邊界。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對黨員、干部來說,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動搖是最根本的動搖。思想建設關乎每個普通黨員的權力觀、價值觀,關乎擁有80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絲毫不可松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世情、國情、黨情、民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對黨的建設尤其是思想政治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為基層黨員干部的我們更要砥礪德行,樹立“君子品格”。只有個人的德行修養立得住,才能推己及人,影響和教化別人,取得群眾的信任,為人民群眾的福祉而積極作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