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圖/文 廖霖)鬧洞房最早出現于先秦時期,是中國傳統婚俗。古人鬧洞房,取辟邪驅惡之意,表達賓客祝福之愿。而現在的婚禮鬧洞房卻將重點放在了“惡搞”,各類招數,讓新郎新娘與家人都倍感難堪。結婚是快樂的,可“鬧婚”卻讓快樂變味了。
“鬧洞房”,本意是飽含了親戚朋友對新婚夫妻的滿滿祝福,但如今花樣百出的鬧婚形式,仿佛已經成為婚禮上調味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這種形式的扭曲演變讓“越鬧越紅火”的習俗失去了其原本的寓意,庸俗無節操的玩笑甚至喪失了道德基礎,原本帶著祝愿的習俗演變成了大家嗤之以鼻的鬧劇。如今卻變得低俗、下作。尤其在安康廣大農村,過度鬧婚已跌破公序良俗的底線,甚至引發悲劇。有新郎被逼跪在地上學狗叫,也有新郎被女方家人扒得只剩內褲,把新郎新娘綁在電線桿上。更有甚者,新郎穿上了女士內衣和黑絲襪走上大街……“千姿百態”等等。
在新人的婚禮上,都喜歡熱熱鬧鬧。應當承認,安康民間存在“鬧洞房”的習俗,有“三日無大小”、“鬧喜鬧喜,越鬧越喜”之類的說法。至于怎么鬧,因地而異。有些在當地人看來很常見的方式在外人看來相當奇葩。但不管怎么鬧,都有一個底線問題——道德底線和法治底線,一旦鬧過了頭,損人不利己,甚至害人害己。
粗俗的鬧婚給新婚夫婦帶來的不僅是蒙羞難堪,更是精神傷害與人格污辱。如新娘被一群粗漢摟來抱去、扒光伴娘的衣服進行猥褻、當眾毆打新郎等等,表面看似鬧中取樂圖喜慶,實則是某種陰暗低俗心理借機發泄而已。要杜絕這種粗俗鬧婚上演,關鍵是事主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些耍鬧的人,到底是來賀喜的,還是來占便宜捉弄人的,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如果事主也認為這樣胡鬧才喜慶,那就太糊涂了。在這類低俗鬧婚事件中,參與者沉溺于自娛自樂,在公共場合肆意妄為,其實是對一部分名為“習俗”實為陋習的迎合和附庸,喪失了健康文明的審美和趣味。
鬧婚沒關系,親戚朋友聚在一起鬧鬧沾沾喜氣也無可厚非,但關鍵是要鬧出風格,鬧出水平,鬧出友誼,婚禮這么喜慶的事情,也同樣是要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并不是一味的聽之任之,不顧道德底線。像庸俗下流的歌舞表演、過火的搞笑鬧劇以及裸露身體、著猥褻性奇裝異服、扔雞蛋、亂扔雜物、踐踏草地、污染水源等行為,已經是觸碰了道德底線,不應該放任這種不文明行為肆意生長。
婚禮上一些良好的傳統習俗,能讓現場熱鬧又不失格調,體現婚姻的儀式感。但出格的鬧婚,過火的玩法就不合時宜了。低俗鬧婚既讓婚姻失色,又給社會風俗抹黑。抵制不文明的鬧婚行為,才能讓婚禮文明有序地進行,讓婚禮回歸“禮”的本質。
婚禮婚禮,“禮”字為重。作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婚禮習俗在個人、家庭乃至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婚姻是家庭關系乃至社會關系締結的基礎,婚禮習俗攜帶著歷史傳承的基因,成為支撐公共價值的重要一環。一場美好的婚禮,不僅關乎個人,更意味著了家庭、社群關系的互動;槎Y是一種社會集體活動,折射的是家庭的風尚和當地社會文明形態;婚禮辦得是否合乎公序良俗,影響的是我個人說一句判斷:凡是在婚禮上狂灌新人認知和審美。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今天看來,曾經一些習以為常的習俗早該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令人遺憾的是,測八字、看風水等迷信活動在今天仍有一定市場,“鬧洞房”還產生了“變種”,即鬧伴娘。把所謂的“喜慶”建立在傷害女性的基礎上,公然侵犯、踐踏女性權益,這是對文明的褻瀆。
從公民修養角度說,侵犯伴娘式的“鬧婚”是令人不齒的惡行。知名評論人五岳散人說:“、想出各種方式為難新人的,以及變著花樣鬧洞房的,幾乎都不是啥好人……至今觀察到的無一例外。”話糙理不糙,不妨對號入座。
我們應當大力倡導婚俗新風、舉辦文明婚禮。政府和輿論應譴責這種惡俗的不文明行為,針對“婚鬧”政府應依據相關政策規定,強勢宣傳引導,清除陋習頑疾,倡導文明新風,努力營造革舊標新的濃厚社會氛圍,倡導婚俗新風、抵制婚禮惡搞,了解文明婚俗的意義,只要我們抵制惡俗,逐步樹立文明婚俗的意識,就一定能在全社會形成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婚俗新風尚。希望大家在調動婚禮氣氛的時候,學會點到為止,把握分寸,別讓一場熱鬧的婚禮偏離了文明的軌道!
為了社會文明,有此“癖好”者,請該長點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