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朝慶
4月1日,《安康日報》五版刊登了《我在青中有菜園》,讀后讓人頗感欣慰,這篇報道的價值不僅在產業脫貧,更多的在于農業發展模式的創新。
提起農業,每個農民心里都有著一絲隱痛,中國幾千年的農業文明已經把對土地的情感融入了血液,然而近20年,由于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的加快,中國小農經濟模式難以維持日漸推高的生活成本。在市場經濟大潮下,一方面農產品不好賣,搞農業賺不到錢,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和高品質的農產品成為了奢侈性消費,綠色有機農產品喊得震天響,但是真假難辨。
要解決上述深層次矛盾,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農業現代化,而現有的現代農業版本大多由歐美提供,基本都是靠規模化和低成本優勢賺錢,我國人多地少,按照歐美的那一套很顯然不行,必須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對接。
“青中農莊”項目其實是個很好的范例,該農莊雖然只有20畝,但卻是從眾多農戶手中流轉集中起來的,統一規劃,符合現代化農業組織化的物質條件;其次請的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有一定科技含量;第三該項目是綠色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的一個項目,產業體系具有現代化思維;最后是“互聯網+農業”和“地塊+餐飲”的經營模式,對價值鏈進行了重構,是城鄉對接型農業。
城鄉對接型農業大有可為,特別像我市這種自然條件,應該是以后大力發展的一種方向,一是我市地處秦巴山區,土地零碎,無法發展規模化農業,但是由于基本沒有污染,而且雨量充沛,風景宜人,加之我市農民有精耕細作的傳統,適宜于發展農旅結合的高品質農業。
二是由市場需求所決定的。近年來,食品安全成為城市最大的焦慮,國外的轉基因,國內規模化農業中化肥、農藥、除草劑的超劑量使用,小規模農業綠色有機的真假混雜魚目混珠,使得消費者對市場信任缺失。城鄉對接型農業是以“互聯網+熟人”創造新城市消費人群,縮短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距離,通過生產過程中的互動交流重塑信任,使得農產品中含有一定信用附加值。
三是農產品消費再本土化的需要。近些年一個突出的現象是農產品在農民手中不值錢,到了超市卻并不便宜,其原因是因為物流半徑過大,儲存周期長,在存貯、運輸、整理、銷售過程中折損大,營銷環節費用高,因此,大宗農產品消費有再本土化趨向。這樣可大大縮減中間環節,將運輸、營銷環節的部分費用縮減,將價值轉移到前端的生產環節,以改變“谷賤傷農”的魔咒。
四是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需要。我國傳統的社會是城鄉二元結構,在市場經濟大潮推動下,原有隔離穩定的二元化結構解體,取而代之的是利益的博弈,這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城鄉對接型農業就是要把鄉村和城市變為利益共同體,鄉村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態產品和優質安全的農副產品,城市為鄉村提供健康的市場、最新的科技、先進的文化,兩者互相協調,共同發展,相得益彰,通過城鄉共融發展使得城市不再焦慮,鄉村不再貧困。鄉村對接型農業其實是一種共建共享的農業,是一種包容性發展理念。
城鄉對接型農業既是小規模農業現代化的一種途徑,也是農村產業脫貧的一項重要措施,更是鄉村振興的一個抓手,應大力推廣,一是應該進一步加大生態投入,實施生態修復,為發展城鄉對接型高品質農業創造必備條件;二是應該加大模式創新,比如村社直銷模式(由農村在社區建立超市直銷)、社區支持農業、巢狀市場、食品短鏈、網絡農莊等等,因地制宜;三是要依托基層黨組織引導和執法部門監督,以標準化建設和監測體系為手段,久久為功建立誠信體系;四是應該由政府給予一定支持,比如享受扶貧資金、旅游發展項目補助,并對成熟市場主體進行宣傳,以達到正面引導,以點帶面的作用。
點擊查看→《我在青中有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