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靜
依法堅決打擊焚燒秸稈行為是必須必要之舉,否則難以達到警示的作用,難以樹立正確的行為規范。焚燒秸稈之害,大家都知道,但年年“禁燒難”“易復發”也是尷尬的事實。如何使這項利民利環境的治理工作可持續發展,實踐證明,還得擺脫應急式治理模式,從經濟的角度、政府市場雙用力的途徑,綜合施力“變廢為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農民焚燒秸稈,是因為圖方便、趕時令、驅蟲害。要讓其轉變觀念,達成禁燒的共識,就必須在做好禁燒宣傳、教育引導的同時,用務實的舉措打破秸稈出地瓶頸,解決好秸稈“出口”問題。不久前我市召開秸稈禁燒工作座談會,要求圍繞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五化”利用和群眾樂于接受的秸稈還田方式,不斷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這些措施都是可操作和管用的,如何達其效果,實際上考驗著各級政府的執行力。下定決心做好全省全國秸稈治理的“模范生”,安康理直氣壯。如此,一手抓宣傳整治,保持整治強度,不使治標落空,一手下大功夫建立長治久安的治本體系,變秸稈為寶,成為廣大農民的行為自覺,這大有可為,能夠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