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應峰
《圍城》一書,有描述方鴻漸“買假學歷事件”的情節:留學四年的方鴻漸興趣甚廣,卻生性懶散,從未有過致力于攻讀某個學位的心,但他的父親不斷來信詢問他的學習狀況,問他是否能拿到博士學位。
那個時候,沒有學歷就好比精神上赤裸著,沒有任何包裹和遮蔽,讓人感覺難堪,出國留學的宿命就是要有一紙高學歷衣錦還鄉。方鴻漸不忍讓父親失望,但自己并沒有下功夫拿到想要的學歷,于是花錢買了一個假學歷。雖說心里有點不踏實,但它畢竟可以滿足父親的虛榮心,他自己呢,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衣錦還鄉”了。
學歷是一種認定,就算是假的,只要別人不知道,它就是一種外在的憑證,能說明什么,但又不能說明什么。能說明什么,是因為學歷是人生最初收獲的小歡喜,代表你學過什么、結果如何,在某種程度上,它是打開通往美好未來大門的金鑰匙。不能說明什么,是因為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它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在實際工作中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今社會,人們崇尚能力、崇尚實干、崇尚業績,很多有先見之明的人調節著自己的人才價值觀。對人才的需求不只看學歷,而是看實際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也就是說,學歷作為敲門磚只是暫時的,一個人有什么樣的作為,最終由內在的能力來決定。如果學歷被看作是“招牌”,那么實力就是“質量”,實力怎樣,“質量”有沒有保證,只能通過事實來說話。
一言以瞥之,學歷可以造假,能力無法造假。從“學歷至上”走向“能力主導”,是社會發展、人生認知的必然。可以肯定地說,能力能讓一個人走得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