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評論員
庚子年的這個春天,一個國家驟然安靜下來。
這是奇景,是百年不遇,是令人深思而必須有解的社會大問題。這個有著幾千年傳統年俗、億萬級人口節日檔大走動的大國,用整齊劃一的寂靜,向世界傳達一種同樣無聲而又力道十足的意志力。這是沉默,但沉默的所有邊界在擴張;這是安靜,但安靜的所有外延在擴大;這是抗爭,但抗爭選擇了最平淡的方法。
如果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疫病災害,這樣的想象是不可想象的。古老的國度,鬧熱的傳統,話癆的季節,流動的人群。但事情就是這樣意外地發生了。似乎也沒有特別重大的國家力量使然,或許因為內心存在的天然的敬畏,一個國家就這樣安靜下來,14億人選擇“宅家”模式,隔著窗玻璃感受春天依然走近的聲音。當然,這敬畏是那樣的脆弱。
這是十足的無奈。如果不是武漢非典型肺炎近乎流氓式的襲擾,2020年的這個中國春天、中國年,將是何等歡樂吉祥!因為這個年份是特殊的,它承載了中國太多的關于美好、關于發展、關于幸福、關于未來、關于夢想的情感。但這只能是假設。這個春天的情形,是最不能輕易假設的,正如我們不能同樣輕易回望歷史,從最近的三個“庚子年”中找到事件和大概率的緣由,這些都太輕松了——我們“宅下來”,在獨自安靜中或許更多的人開始了思考,思考無數個為什么?思考自己的內心有無愧疚,思考這個國家走向規范治理的艱辛與堅定,思考所寄居的城市服務的成功與失敗,思考所依靠和信任的公務部門明顯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傊谶@片寂靜中,思考并未沉寂,它以爆發的質地醞釀著應該屬于這個不平凡春天的情緒。
這個情緒是那樣明顯。無論從互聯網、電視頻道、報紙、移動端,還是浩如煙海的自媒體,我們都能感受到思考的力量在聚集,這其中有憤怒,有思辨,有感性,有理性,有真誠,也有別有用心,有善良的寄望,也有無奈放棄的失望。總之,如果形容這個春天對于中國人的感受是什么的話,那她是憤怒?還是理性?是輕淺的結論,還是科學的議論?還是這個春天正在給國人上一堂生動的關于生活、關于發展、關于職責、關于道德的大課,這課堂有960萬平方公里之大,或者也不過只有一顆內心那么有限?傊,這個春天如同17年前那場SASR巨災一樣,給國人留下新的難以忘卻的記憶,不,應該遠甚之,因為我們不可能再有耐力和勇氣再次承受這個春天的復制,那將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無趣、無智!
以春天成長的名義,災害不能復制!
“宅”在安康這個漢江上游有著清水般品質的城市,在一片寂靜中,安康人的感受無疑與全國人民的感受一樣。正如抗擊這場疫情災害安康身在其中,并與整個國家一道做著自己的努力、盡到自己的本分一樣,安康人的感受或許就是全國人民的感受。我們有勇氣這樣說,作為生態大市的安康,作為武漢上游的城市,我們對武漢這場因野生動物交易、食用引發的重大疫情(盡管仍不確定,但大概率錯不了!),或許心中已然格外生出后怕和極大的反思——是的,我們不必隱諱,關于野生動物交易、食用,安康并非獨善其外,盡管它更多是歷史是昨天的不堪,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空拍胸口!
山地人民,曾經以擁有“山珍”自傲,這是過去的身價、今天的尷尬。
每個安康人,是時候該站在你家的玻璃窗前,看到整個秦巴山地、看到3萬多平方公里的安康,進而看過漢江去,看過秦嶺去,看過長江、黃河去,我們必須認識到在我們相當的群落、相當的層面、相當的區域,關于生態保護、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關于當下與長遠、關于放開與嚴管,我們還存在太多的不足,這不足既是理念上、觀念上的,也是方法上、習慣上的。我們常常在安寧的、無病無災的時間段,或許不會輕易想起過去的災害,尤其在功利與當下情景中,或許很容易被浮云遮眼。最為直接的發展思考和長遠思考則是:我們當然不能出現武漢那樣的過失與錯誤,我們安康的發展優勢不允許這樣的錯誤出現,因為它是致命的,它將使我們失掉發展的底氣,進而失掉發展的資格,打斷發展的進程。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因為在安康,這樣的問題,已然從市委市政府決策層面,到普通民眾樸素的認知層面,大家都曾自問過:安康如果失掉了良好的生態優勢、生態環境,還憑什么發展自己?另一個問題是,安康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正是基于擁有巨大生態優越基礎的、人無我有的、不可輕易復制的強大信心?梢哉f,良好的生態,已經成為安康人的一個心結,一個普遍的驕傲,一個信心的所在。
行文至此,想起一本書《寂靜的春天》。美國科普作家蕾切爾•卡遜著,首次出版于1962年。在這本書中,卡遜以生動而嚴肅的筆觸,描寫因過度使用化學藥品和肥料導致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最終給人類帶來不堪重負的災難,于是,大自然以寂靜的春天(沒有生長、沒有鳥語花香、沒有溫暖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干凈的土地與河流)報復人類的急功近利和蠢行。這部寓言式的著作出版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寂靜的春天”早已不是什么寓言了,它花樣百出地給人類以報復、嘲弄、懲戒、不堪。因為環境的破壞,人類正在自食苦果,從修復自然到修復人心,這沉重的話題早已不新鮮,但令人遺憾,在國家和民族、地區,這仍然是世界性的惡咒,成為世界公共話題,年年提起,年年或不解、或無解、或誤解,甚至成為某些大國拿捏國際社會的殺手锏。
從這個春天出發,從切身感受出發,我們或許需要真正懂得了堅守與放棄的意義。對于我們普通安康人來說,從這個春天開始,真正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是一個可以遵守的、低標準的生活態度和尺度,比如我們絕不破壞環境,愛護一草一木,比如我們心存敬畏,對大自然保有一份虔誠,比如我們習慣從小事小細節體現出一個人的生態素養,比如我們做到不吃野生動物,不藥魚電魚,善待小動物,規范養貓養狗,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等等,等等。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發文,決定從即日起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平心而論,這讓人高興,國家職能部門終于祭刀,這對于野生動物市場嚴管的意義是現實的,但也讓人心中疑慮,野生動物交易的市場規范管理有著太多的漏洞,這次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之惡果就是明證,而這樣的情形在國內絕不是孤例——那么全國疫情結束后,野生動物交易何去何從呢?怎樣嚴格規范野生動物定義?國家該不該討論永遠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如果疫情結束后解禁交易而亂象重起,人民情何以堪?顯然,三部門的工作應不止于目前的決定,他們應該繼續地及時地思考野生動物交易系統治理的問題,讓人民真正放心,讓中國人的名聲好起來。
據此,我們生態安康應該怎樣做好自己呢?
野生動物交易對于安康是否更加具有文明進步意義呢?
我們能夠明確界定人工繁殖(養殖)的嚴格細則并普遍認真執行嗎?我們能夠有勇氣喊出生態安康拒絕野生動物交易嗎?熱愛自然、呵護生態的安康人能夠堅決做到不食用野生動物、從而淡化“山珍”意識嗎?我們能夠真正以鐵腕治理野生動物交易市場嗎?我們能夠政府與市民一起努力,用不太長的時間,讓鮮花、樹木、綠植、飛鳥、蜂蝶成為這個水濱城市的主人,讓我們的屋頂、街道、河岸為綠色裝點,讓綠色真正為安康這個吉祥的名字背書嗎?
或許,有人會嘲笑我們所思考這些小事,以為文人氣十足,以為離現實太遠,以為會影響發展——沒關系,哪怕有一個人,認同了以上的道理,這篇時文都是有意義的——我們在春天的寂靜中,希望聽到一種從安康人心中油然生發而出的吶喊甚至咆哮,讓我們在這個春天有一些不滿,讓我們有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沖動,讓我們更多從自身出發,關心一些事關安康的大事、全體事、全民事、長遠事、基礎事、環境事,讓我們從這個春天開始,多一重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的維度——這個維度就是公民的意義和義務,就是道德、法治和責任!就是呵護我們生存環境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