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真超
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統計,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2019年交易規模達10.63萬億元……中國互聯網正在經歷著由大漸強的跨越式發展。
互聯網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聯系愈發緊密,網絡在帶給大家種種便利的同時,我們看到,網絡攻擊、詐騙、侵權等行為和現象時有發生,折射出當前加強網絡安全防護的緊迫性。同時,網絡安全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一個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諸多領域,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部分,所以,筑牢網絡安全這道防線一刻也不得放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堅決制止和打擊網絡違法行為,維護網絡安全”。“以人民為中心”是維護網絡安全的價值導向和實踐原則。新形勢下,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大力提升人民群眾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人民群眾是做好網絡安全防范的主力軍,這就需要激發人民群眾的主體意識,讓其主動參與到網絡安全工作中來。相關部門要廣泛開展網絡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解讀,通過講案例、擺事實,讓網民懂得規避風險、保護自己,引導其自覺遵法守法;新聞媒體要常態化以典型案例進行曝光,讓各類網絡安全犯罪無處遁形,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知形態、曉危害、懂防范,營造網絡安全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社會各界要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發現網絡安全隱患、識別網絡安全問題、舉報網絡違法分子、應對網絡安全風險,全面提高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
不斷建立完善網絡安全領域法律體系。法律是行為的準繩,只有健全的法律體系,才能規范引導人民群眾知可為、明不為。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必然要求相關法律法規要隨之與時俱進,只有健全的法律體系,才能讓人民群眾在自身利益遭到侵害或受損時,能充分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積極同各類網絡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形成有力震懾,避免無法可依的局面。同時,必須加大管網治網力度,持續開展“清源”“秋風”“凈網”“護苗”等專項治理行動,嚴厲打擊網絡亂象,形成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局面,確保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持續強化網絡安全技術和手段自主創新。我們既要構筑打擊遏制網絡犯罪的“新高地”,也要構筑網絡安全的“防護罩”。當前,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國網絡安全的“七寸”,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隱患。以5G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加速發展,對我國網絡安全提出了新挑戰,同時也迎來了新機遇。因此,除了加強對網民、網絡的管理之外,還需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大力研發新科技,掌握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掌握互聯網發展主動權,用先進的手段捍衛網絡的安全和尊嚴。同時鼓勵高校加強網絡安全技術人才的培養,引導青年學子投身于網絡安全技術領域創新創業,發揮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來應對網絡安全領域的各種風險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