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信朋
到“十四五”期間,鄉村振興將是經濟社會發展重點課題,鄉村振興有哪些機會,能帶來或者改變些什么?是廣大鄉親們十分關切的事。
過去,因為土地資源匱乏、立地條件差,安康大部分鄉村甚至無法做到小農社會的自給自足,必須依靠勞務輸出、外出打工增加收入來源。從改革開放后興起“打工潮”開始算起,打工現象已持續三十年左右時間了,時至今日,依然有數十萬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或者創業。三十年,整整一代人的時間,他們有些已經在工作地成家定居,若干年后,后代說起家鄉,這里只是祖輩出生的地方;但更多的人還是故土難離,時刻關注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期盼著早日“衣錦還鄉”。
鄉村振興能帶來什么改變,返鄉青年或中年人群又能做些什么?個體和企業在尋覓商機,政府也在探尋發展路徑。
廣泛來說,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無非有三層境界。
第一層是文化品牌輸出。如好萊塢電影,曾經一些年,好萊塢電影是美國出口創匯最大的行業之一;如10多年前興起的“韓流”,“韓流”現象帶動下的韓國影視、明星、化妝品、還有韓版服裝等;文化品牌輸出成就了風靡一時的經濟現象。
第二層是科學技術輸出。多少年來我們以市場換技術的發展模式大家耳熟能詳,這個邏輯反過來,就是別人的以技術換市場,當年日、德等國家的汽車、家電等產品都是這些發達工業化國家的技術輸出。
第三層是商品輸出。這個商品是普通商品,起碼是從普通商品開始。當我們的文化軟實力不夠,科技硬實力也不夠,能做的就是輸出商品,弘揚工匠精神,精細化生產,讓商品源源不斷流出,獲得良好口碑,換回財富。
上面的三層境界是梯次遞進的,無法跨越走捷徑,試想,一個地方連最基礎的商品都沒有做好,是不可能積累出應有的技術,沉淀出強勢文化品牌的?v觀所有發達國家和經濟體,他們都經歷過“低端制造”階段,然后做好商品,逐漸積累技術并創新,一步一步獲得市場的認可和敬重,最后形成強勢文化品牌。
打工經濟算是輸出勞動力,或者輸出以勞動力為支撐的服務(如修腳師),之所以沒有把輸出勞動力也列為經濟發展形式的一種,是因為打工經濟是不可持續的,它不是以人為核心的,帶來的“三留守”等系列社會問題,使人們付出沉重的代價。
以人為核心的鄉村振興,首要解決的就是人的生存、就業和發展問題,當人們不再依賴貧瘠的自然資源和脆弱的生態資源而生存發展時,保護便是自然而然的事,只要人類不去進攻自然,綠水青山和生態很快就會恢復。20年前,付家河兩岸很多山頭連茅草都被割光了,如今植被茂盛、野豬也有出沒,這是最直觀的例證,保護建立在以人為本發展的基礎上。
結合實際條件,輸出文化品牌、輸出科技對欠發達地區來說還太遙遠,從第一層起步,輸出商品是必須的,這也是很多人說的,我們終究繞不開完成工業化這個坎。要想中止持續了近一代人的打工經濟,就必須有一個轉型的節點,安心做好自己的商品,成就幾個產業,牢牢抓在手里,把人力資源進步以及人員技術作為核心發展要素,還要把生產場景轉移到自己的家鄉。
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河水,幾十年的打工經濟已證明山區的產出極其有限,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和發展;如今交通條件比當年好多了,但因為有路就能致富的前提是本地擁有優勢核心資源且因為交通受阻而得不到釋放。生態環境受重點保護的秦巴山區顯然也欠缺可以輸出的核心優勢資源,家里沒礦,人依然是最核心的要素。
即使是做好商品這最低要求,很多地區也是很難辦到的,因為沒有抓手。如今,不管是毛絨玩具、電子產品,還是富硒食品,起碼有了跟進的方向。做好商品起初也很難,技術儲備和積累不足、交付能力有限、市場認可和接受程度低、因而工資低,所以優質勞動力和技術人員更不愿意參與生產,后發優勢也伴隨著后發劣勢。
可如果不下定決心改變,打工經濟將持續到下一代,直到家鄉慢慢凋零,努力改變這一現狀,可能要承受短期的痛苦,這叫陣痛。沒有骨開十指的陣痛,就不會有新生命的孕育。正如溫州人當年秉承的觀念:寧愿睡地板,也要當老板。他們最早輸出的也不是資本,而是商品,還是小商品,主要靠人們,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