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波
新社區工廠是我市解決群眾增收模式的一種創新嘗試,經過近幾年實踐摸索,新社區工廠從無到有,逐漸在我市站穩了“腳跟”,并嶄露頭角,儼然成為拉動全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十四五”規劃中,當有大顯身手之功。而推進新社區工廠再上一個“臺階”,落實“六穩”“六保”要求,把更多勞動力留在本地務工,更好地釋放人口紅利,唯有突出“新”這個基本特質。
突出“新”,當在領導干部政績觀上做轉變。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政績觀的根本出發點,領導干部要堅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修為原則,秉持“功在當代,利在后世”的為政之道,清醒地認識到新社區工廠已不再是單純的GDP增加,而是真真切切為群眾謀福祉。領導干部就要在推動新社區工廠發展決策時,依據當地實際充分結合企業意愿,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完善配套,讓一個“小”工廠帶動一項“大”產業,以解決就業方式直接填滿群眾“錢袋子”,使群眾的獲得感更多顯著。
突出“新”,當在群眾增收方式上做轉變。新社區工廠不僅是易地搬遷移民群眾的后續脫貧措施,同時也是農林產品深加工、空閑勞動力的再利用,是農業產業鏈、第三產業服務鏈的延伸。各級政府要處理好“大產業”與“小工廠”之間的關系,逐步引導群眾從個體獨立經營、外出務工的增收模式向家庭生產、集體經營的增收模式轉變,努力構建“園區總部+新社區工廠+家庭工坊”新模式,讓群眾足不出戶,都能深深感受增收所帶來的幸福感。
突出“新”,當在用工培訓方式上做轉變。員工技能水平直接關系到新社區工廠的市場競爭力,各級政府當主動作為,向新社區工廠提供更多優質可供選擇的技能勞動力。這就要求,各級政府要優化群眾培訓內容與方式,充分根據用工需求,將過去寬泛的技能培訓向有針對性的專業化培訓轉變,走新的群眾技能培訓之路,實現就業群眾召之即來,來之能用,盡快發揮新社區工廠的經濟效益,讓群眾見到“真金白銀”,增強群眾參與新社區工廠的致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