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 佩
“茍利國家生死以,已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這一聯詩,飽含著報國情懷,這種深邃的家國情懷,正是五千年歷史長河沉淀下來民族精神最核心的那一部分。不管是“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這種家國情懷最真實的寫照。從“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從“振興中華”到“我們都是汶川人”,從“加油,武漢”到“西安,有我們”!百余年來,家國情懷跨越時間長河綿綿不斷,始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勇毅向前。
魯迅先生說過,唯有民魂是最值得寶貴的,唯有將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應該把家國情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激揚“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銳化“只爭朝夕”的干勁,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歷史耐心。點燃根植于血液中的家國情懷,照亮新征程上前進的道路。
弘揚傳統文化,點燃家國情懷。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傳承,思想價值跨越時空,智慧光芒穿透歷史,是中華民族最穩定的精神基因,是每個中國人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尚書》中的“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教會我們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老子《道德經》中的“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提醒我們每一個宏圖遠志都需要具體的支點,每一個瑰麗的夢想都需要現實的落點,都需要我們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袁枚《續詩品·尚識》中的“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告誡我們只有當學習的弓弩如彎如滿月,才識的箭鏃才可以飛似流星。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教會我們的又何止這冰山一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綿延數千載,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用文化基因的紐帶傳承家國情懷,我們更應該堅定文化自信,從經典文化中汲取智慧的養分。
發揚奮斗精神,點燃家國情懷。人世間最美好的夢想,只有通過不懈奮斗才能實現,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不懈奮斗才能鑄就,人生途中的各種坎坷荊棘,只有通過不懈奮斗才能披荊斬棘。奮斗書寫輝煌,奮斗砥礪精神,奮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最值得稱贊的壯歌。“看似尋常最崎嶇,成如容易卻艱辛”,“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遇事無難易,而勇于敢為”,在成就事業的路上總是免不了各種艱難險阻,只有自覺發揚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才能不斷進取。“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鄭板橋的竹子品格的描述,站定青山之上,扎根巖石之中,不管風吹雨打,總是堅勁挺拔。竹子的品格像極了我們中國人的品格,袁隆平一次次潛心實驗用汗水澆灌雜交水稻、焦裕祿不畏艱苦,帶領蘭考人民治理風沙災害,改變當地貧困面貌、王震親自踏勘,開荒建點,率領將士們開墾荒地,創造了南泥灣的奇跡......中國人用汗水、淚水譜寫了華麗的奮斗音符,越是困難擋道越需要用奮斗來攻堅克難,“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只要我們保持刻骨銘心的堅定信仰、攻堅克難的豪邁氣概、一往無前的奮斗激情,一定會“其將畢也必巨”!
涵養甘于奉獻的品格,點燃家國情懷。獨立自主、自尊自強,堅韌不拔,不屈不撓......這是我們中國人留在血液里的民族特性,而近代以來,這樣的民族性因沉淪與奮發,屈辱與抗爭而尤顯昭彰,多少仁人志士有著“拋灑熱血,毀家紓難”慷慨,多少跋山涉險有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赤誠報國的黃大年,甘心守島的王繼才,殉職在脫貧攻堅路上的黃文秀......我國甘于奉獻、不計名利的英雄數不勝數,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千千萬萬的英雄用熱血書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今天,我們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就是要弘揚這種奉獻精神,涵養這種品格。用留在血液里的民族特性,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答卷,這是對英雄最好的紀念,也是對英雄精神最好的傳承。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歲月鐫刻嶄新年輪,時間書寫時代華章。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長在紅旗下,沐浴春風里,我們的人生相比上一代人少了太多的汗水、淚水的澆灌,我們更應該在逐夢的征程上,回望昨天,回望歷史,只有看到更遠的過去,我們才有更遠的未來。新時代的青年朋友們,讓我們共同傳承在血與火中書寫的歷史,用歷史的火炬點燃我們的家國情懷,未來定然不會辜負我們!